跳到主要內容

恐龍化石現疑似羽毛結構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1日 05:35
2010年09月11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西班牙考古人員在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報告說,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恐龍化石,背上可能長了一個40厘米高的肉冠,前腿骨還有一排整齊的點狀突起,與現在鳥類羽毛根部的羽莖瘤非常相似,很可能是有原始羽毛結構的古老恐龍化石。

研究員還不清楚肉冠的作用,有觀點認為這與某些動物頭頂有炫耀作用的肉冠相似,但也有觀點認為它可能有更實際的作用,比如像大象的耳朵那樣扇風,或像駱駝的駝峰那樣儲存能量。

身長6米 骨骼似暴龍

報告說,這具在西班牙中部地區發現的恐龍化石保存完好。據分析這頭恐龍由鼻到尾長約6米,生活在距今1.3億年前,屬鯊齒龍類一個主要分支。從已發現的下顎和有爪小前肢骨骼化石看,有點似另一恐龍家族暴龍。在其前腿尺骨上有一排整齊的點狀突起,看上去像羽莖瘤。羽莖瘤是鳥類骨骼上長出飛行羽毛的結構,它將羽毛牢牢固定在骨骼上,對鳥類飛行能力非常重要。專家相信,最早的鳥類是由長有羽毛的小型恐龍進化而來。

新華社/法新社/美聯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