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南觀察﹕亞運以後如何全民健身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2日 05:35
2010年09月12日 05: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廣州亞運會正在密鑼緊鼓籌備中,但市民關心更多的卻是亞運以後的安排,比如亞運村的售樓價格,以及場館的使用。廣州市體育局副局長提議開放部分場館可免費使用,但開出的卻只是露天的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棋類等場地。

倡部分場館可免費使用

目前各大城市的公用體育設施之貧乏,跟1950至1960年代所倡議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强人民體質」的理念背道而馳,不多開放的場館,收費十分昂貴,比如珠海市唯一的體育館,足球場白天兩小時200元(人民幣,下同),晚上350元;露天的籃球場,學生入場費每人也要7元,並非普通老百姓可以負擔的。

亞運官方宣傳的理念是亞運不光是運動員的事,也是全體市民的盛會,但亞運競爭性不大,到時大多數項目將是中國隊的天下,只能是觀賞以及鼓舞民族自强的盛會。而最關鍵的是一場體育盛會能否起到鼓勵國民廣泛參與體育鍛煉,從而增强人民體質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如果體育設施不足,或價格昂貴令市民望門興嘆,舉辦亞運的目的就只達到一半。

近年中央以至大城市的財政收入不斷大幅增加,一方面應該考慮减稅以减輕經營負擔或者鼓勵投資,另一方面應該多花錢在老百姓身上,增設體育設施,不但可以鼓勵國民參與體育鍛煉以提高生活質量,減少亞健康帶來的疾病,長遠減低醫療開支也是於國於民的好事。

阮紀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