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是次調查推算全港中學生每月花費不少於3億元補習,而大型補習社的市佔率達63%,按推算即每年有22.6億多元的補習費落到大型補習社口袋。有行內人士指出,補習市場在本港永遠不會飽和,但因為成本高昂,中型補習社難免面對經營困難,近年已有數間中型補習社相繼被淘汰。
林凱與兩名友人年多前在葵芳開辦小型補習社,成本10多萬元,包括租金、裝修、宣傳費等,每名學生每月平均消費1000元,以目前有50多名學生計算,每月收入5萬多元,扣除當中約三成的成本,每名股東平均收入每月不足1.2萬元。林凱直言,經營環境只屬一般,有補習學生因經濟問題隔月才補習,加上同業競爭激烈,但見開業至今每月收入都有增加,他很具信心行業前景正面。
創校21年的遵理學校創辦人之一梁賀琪表示,大型補習社每月平均開支逾百萬元,但已在市場建立品牌形象,一般可維持穩定盈餘;而受經營成本限制,中型補習社未能於佔有地利的地點開業,宣傳費用也不足,收生壓力相對較大。她指出,過去數年不時有開業不久或經營數十年的中型補習社相繼結業。
遵理創辦人:「補習市場永不飽和」
梁賀琪認為,着重學業成績的風氣在本港不會消失,補習市場「永遠不會飽和」,學費亦不會因此受壓。但她指出,補習市場已有所改變,以往的「捧明星」經營手法已不合時宜,「導師一走,把幾千學生都帶走。對補習社影響很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