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京藏高速公路進京方向成為超長的停車場的新聞,最長堵車路段長達20公里的奇觀,在內外媒體的聚焦下,以及相關部門的協調下,擠塞情况已得到緩解。據悉,三條京西北方向繞京通道正在緊張建設中,建成後將分流過京車輛,塞車情况當會改觀。
高速公路不高速,並不出奇。上周,北京交管局稱,迄今北京機動車保有量突破450萬大關,一周淨增機動車1.4萬輛。這顯示老百姓口袋錢多了,買車不是問題,甚至為了解決限行,一家多買一、兩輛的也不在少數。但隨之而來的是道路擠塞加劇,9月份第一周,北京市區時速20公里以下擠塞路段比前周上升了45%。很多人調侃,首都真成了「首堵」。
車量激增 能源問題趨嚴重
專家預計,到明年上半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將衝破500萬輛大關。機動車保有量的激增,其帶來的環境污染,對城市發展和人體健康威脅日益嚴重,將考驗當局的應對智慧。官方資料顯示,今年前8月內地汽車產銷雙超1100萬輛,分別為1149.06萬輛和1158.26萬輛。預計到2020年,內地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其帶來的能源、環境問題勢必更突出。
凡事均須兩面看。汽車產銷量全球獨佔榜首,道路擁擠,一方面顯示中國經濟發展迅猛,百姓改善生活要求提高;另一方面,高耗能的經濟結構,導致對能源消耗數量巨大,需求增長居高不下,如不加以改變,未來將難以為繼。
2009年,內地煤炭產量突破30億噸,還進口1億噸,首次成為煤炭淨進口國。預計到2020年,內地煤炭消費量將達到45億噸。有專家稱,內地可用煤炭總儲量接近1900億噸,扣去目前不到50%的資源回收率,也只有30年左右之用。所以,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新能源汽車作為七個新興產業之一。這未嘗不是一種明智之舉,但新能源汽車真要有所作為,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城市發展 農民生活無依
內地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但在地方政府眼裏,城鎮化就是土地開發,全力造城。但在推高GDP、給政績工程貼金的同時,也讓失地農民面臨離鄉離土、生活無着的困境,且對糧食安全、蔬菜供應帶來制約。此間分析人士即指出,近來糧價飈升、CPI高漲,與此有着不可分割的相關性。內地近年來一直倡言科學、可持續發展,但不少地方對GDP的依賴性卻從未消減。當此之時,確實到了全面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口,不能一味衝衝衝,而要真正消除顧此失彼的弊端。如是,才能真正造福子孫後代,可持續發展也才有落腳點。
馮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