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多家內地消費概念新股近期排隊上市,其中碧生源(0926)、美即(1633)及康哲(0867)分別為專營保健茶、美容及醫療產品,在近年內地當局收緊對相關產品監管,以及消費權益日益提高之下,有關公司的其中一個重大風險是易於捲入產品安全問題,或虛假宣傳的問題。不過,3家公司之中,只有碧生源為產品風險購買500萬元人民幣的保險,美即未有在招股書透露任何平衡產品風險措施,而康哲更稱買不到同類型的責任保險。有分析員指出,如廠家無購買責任保險,遇事可能蒙上極大的損失。
根據招股文件,3家公司同樣在風險因素一欄中披露,若旗下產品對消費者造成副作用或任何傷害,有機會招致大規模產品回收或者是大額責任賠償。
碧生源曾收投訴 食用後胃痛腹瀉
其中,碧生源在初步招股文件披露,主要產品常潤茶及減肥茶,過往曾經收到有關產品胃痛及腹瀉的投訴,但索償的金額一般極低,公司已為產品購買產品責任保險,每年的保額為500萬元人民幣,若產品回收成賠償金額高於此保額,公司需承擔額外風險。
除產品問題外,碧生源過往因多次因產品廣告宣傳有誇大及誤導成分,遭到內地國家食品藥品局省級部門公開警告、罰款、甚至被勒令停止出售產品。
康哲:內地未有醫療產品責任保
至於美即的面膜產品去年曾經被香港消委會檢測到含有細菌,但其含菌量低於國家標準的水平,公司在招股文件中,未有透露任何平衡產品風險措施。而康哲則指無投購任何產品責任保險,因為在中國市場未有相關保險提供。
國泰君安消費品分析師王海濤表示,內地相關產品回收事件時有發生,但廠家並無購買保險習慣。他指出,每當有問題發生時,廠家需為此付出沉重代價,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三鹿奶粉便是一例。
美即孖展超購237倍
擬於今起招股的康哲藥業,招股價區間介乎每股3.6元至5.06元,相當於2011年預測市盈率12.5至17.5倍。承銷團消息稱,康哲國際配售部分已錄得3至4倍認購。
另一方面,美即借出逾157億元孖展額,相比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逾237倍。
www.mpfinance.com/ipo.htm
(明報記者林紹桐、蘆歡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