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李子揚:我說到進入中國市場要有市場研究、作好定位、做好籌劃、上下一心,並有決心從零做起,打好基礎,培育正確的企業文化。
有人說強生便有高尚的企業精神,他們在公司的牆上都掛着企業精神文化的座右銘,那是值得借鏡的。他們說:
一、我們的企業是為了讓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療而存在,因此,病人健康是我們的頭號重點;
二、要令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我們就要有最好的醫生和護士,他們要有適當的藥物和儀器,協助他們做醫療決定,所以我們要把藥物和儀器做好;
三、我們要有優質的員工,認識這門專業,並有一顆服務心,為醫生和護士提供服務,那樣病人的健康最終才會獲得保障;
四、當這3個群體得到最好的服務,我們的股東便有最好的回報。
沒好領導 有好企業文化也枉然
強生在大部分地區都做得到,但那很講求某單位的領導人個人特色。有些領導人口裏是這樣說,但做的全都是背道而馳。強生也不能完全避免這個問題,強生中國的醫療器械部門過去4年便如是,當時由印度人任亞太區的主管,他只視中國市場為個人的踏腳石,而不會照顧中國市場的長遠利益。如果領導人重視長遠利益,信奉上述4條企業文化規條,那他所做的事自然會符合公司、醫學界以及病人的利益。有好的企業文化,但沒有對的領導,也是徒然。
需對內地業務有長遠承擔
因此外企要留意,其委派的中國話事人,本身是否對中國跟其企業有長遠承擔?對員工及所服務群體的利益是否真的關心?只要兩條問題過關,那大致是適合人選,問題不會太大。即使他智商不高於一般,也只會做得不是最好,而不會做錯。
為什麼有些企業在內地經營得愈來愈困難?可能是最初定位不對,又或是政策轉變了,企業卻沒有跟着變,又或是領導能力不足。通常是這3個弊端。企業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有沒有錯,和國策有沒有相違,以及話事人是否一名好領導。
最近我聽人說了執行力與領導力的差異,他說得很好。領導力不夠的公司,執行力也不會好。領導力是執行力的先決條件。通用電氣前CEO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是一例,他任職20年間,把公司帶到頂峰,他的說法是:一切全歸執行力。但人們去審視通用電氣驚人的執行力時,便發現那是源於它有一位強而有力的領導。
通用電氣成功 歸功強勢領導
韋爾奇初任職時,公司有16門生意,也就是16位主管,但其中只有2人認同韋爾奇的新策略。韋爾奇說不可接受,他認為身為CEO,必須能審視公司未來面臨的難題,並作出適當的改變。於是他把14名主管撤換了,接下來20年GE的股價和回報率,證明了他的眼光。他能當機立斷,在必要時大刀闊斧,毫不猶豫。
在那20年,通用電氣仔細選擇它要做的生意,以及提升人才。他們辦了一所通用電氣大學,在美國Crotonville,公司的總部附近。通用電氣的人才以驚人的速度和深度發展起來,他們有最好的腦袋,也有最強的團隊執行力。他們不會接受「不可能」,他們會思考,會創造,會測試,公司業務因而蒸蒸日上。
說到底,為什麼人們願意執行?因為大家發現韋爾奇的策略「對辦」,跟着做有成績。策略恰當、用人合適,兩者相乘就是領導力。而且你要願意剖析架構,把未盡完善的地方改正過來。「不願改變」在韋爾奇眼中也是死罪,會被解僱。如果你是民企老總,經營困難,並發現自己未能扭轉乾坤,那是否願意委託一位職業經理人,退位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