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貧窮人口直逼半世紀以來最高,專家估計美國政府本周四公布的2009年人口普查資料將顯示,奧巴馬總統執政第一年,美國的貧窮人口比率,可能從13.2%激增到15%,就業年齡人口的貧窮比率,更已接近1960年代「全美向貧窮宣戰」運動時的水平,勢將打擊總統奧巴馬和民主黨在美國中期選舉的選情。
美聯社訪問了6名緊貼貧窮趨勢的人口調查專家,得出的預測共識是,2009年全美貧窮人口數字,將出現有紀錄以來最大升幅(約1.5個百分點),由13.2%急升到14.7%至15%的水平,意味全美約有4500萬人、亦即每7名美國人就有1人,是活於貧窮線以下的貧民;預料到明年,情况更將惡化至每5人當中有1人是窮人。在2008年時,一個4人家庭年收入若在2.2萬美元(約17萬港元)以下,就被視為貧窮。美國1959年開始統計貧窮數字,當時的貧窮人口比率為史上最高,達22.4%。過去最大增幅的一年,是1980年能源危機時,當時貧窮率1年急升1.3個百分點,升至13%。
新報告也將顯示,貧窮兒童比率從19%,升到20%以上。18至64歲的就業年齡人口,貧窮比率料也將從11.7%提高到12.4%以上,創下196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當年民主黨詹森總統發動「全美滅貧戰爭」,促使聯邦政府擴大由教育到醫療保健各方面的社福支援。經濟不景亦令吸毒人數大升。尋求戒毒服務的人數大幅升至37萬人。有更新組織稱,當人們失去工作時,他們往往傾向找方法去逃避現實。
經濟不景令吸毒人數大升
共和黨近期力促選民摒棄民主黨,指奧巴馬的經濟政策妨礙復蘇,預料他們將利用最新貧窮數據,加緊游說選民。
貧窮線是指為滿足基本生活水平而需的最低收入水平,由於是相對於各國民生狀况,是以每個國家的貧窮線(poverty threshold)都不同,通常發達國會比發展國高,美國政府2008年為一家四口定出的貧窮線收入水平為22,025美元,當局在計算上只考慮扣稅前現金收入,不考慮資產增值,也不考慮非現金性的政府津貼(諸如食品券)。
美聯社/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