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前傳出銀監會或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至15%,加上內地加息傳言甚囂塵上,中資銀行股全線被吹得東歪西倒。一直險守招股價的農業銀行(1288)A股,終於跌穿招股價,公司罕有地表明股價再跌的空間不大。面對近日傳出多種收緊資本要求的傳聞,銀監會終有官員開腔,明言銀行的資本約束將不斷增強,資本補充計劃是未來10年各銀行的重要任務,暗示內銀股或仍須進一步集資。
昨日「八行」全線下跌,中信行損傷最嚴重,跌幅近3%,農行也不能倖免。該行A股堅守2.68元人民幣招股價1個多月,昨日終於「破發」,最低見2.61元人民幣,收市報2.63元人民幣,單日跌近2%。H股亦跌2.6%至2.79元。
農行A股跌穿招股價
日前有報道指出,銀監會對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或由11.5%提高至15%。內地媒體雖引述銀監會否認消息,不過銀監會紀委書記王華慶昨在論壇上指出,銀行的資本約束將不斷增強。他表示,銀行的資本管理還有待提高。「未來10年,銀行信貸的間接融資渠道仍將佔主導地位,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仍然有大量的信貸需求,資本補充規劃將成為銀行董事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暗示內地銀行這一輪股本集資後,未來或仍有集資需要。他亦首次證實,銀監會將引進動態撥備和槓桿率,以加強資本監管。
此外,王華慶稱,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將會加速,存貸款息差將會收窄,「傳統的『吃利差』的盈利模式將難以為繼。」
外電指農行發聲明 稱下跌空間有限
至於過往曾或明或暗向市場放風挺股價的農行,昨日面對「破發」的窘境,再發揮「護價」本色。彭博引述農行一份電郵聲明,強調該行A股股價再下跌的空間有限,不單因為其估值平宜,其增長潛力更是4大行中最強勁。報道並無提及,該聲明發出的對象。農行新聞處發言人向本報表示,對事件並不知情。
此針對股價的「硬銷」舉動,對一般上市公司來說並不常見。不過,農行已多次利用媒體「唱好」前景以挺股價。7月中旬,農行招股期間遇上股市冷鋒,市場反應未如理想,故在上市前夕暗地裏發「盈喜」。公布業績後,管理層又作盈利預測,預告明年盈利突破千億元人民幣(見表)。
農行在兩地掛牌以來,A股股價一直遠遠「跑輸」H股。正當H股屢創新高,只是近日略為回落,A股卻只能勉強守住招股價(見圖)。
(明報記者羅羽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