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連三日的藝發局選舉今日開始,過去兩屆選舉的投票率均不足30%,被批評投票率偏低。今年10個藝術範疇中,藝術評論更無人參選,前藝發局藝術評論組主席楊慧儀批評,出現近似「杯葛」情况,顯示了選舉機制出現問題,導致參選者及投票意欲偏低。
「不尊重專家藝術家」
她續指出,本地評論雜誌《文化現場》早前申請資助,即使獲委員會高度評價,但局方於年初仍拒絕其申請,未提供原因,令人覺得即使有民意基礎的當選人,入局後依然不能代表業界發聲。
「藝術局根本不尊重藝術家和專家,無視評論的重要性,不知道評論需要什麼土壤。」楊慧儀是《文化現場》董事局成員,她指出,局方轄下的藝術評論界沒有常設財政預算,「無錢亦無權」,每次審批藝術項目資助申請,即使獲委員會高度評價,局方仍然可以在沒有原因下拒絕資助,令人心灰。
過往近半參選人自動當選
2004年藝發局推選活動10個界別當中有6個界別自動當選,2007年10個界別當中有4個界別自動當選,有份制訂藝發局策略發展的何慶基指出,每次選舉皆有近半人自動當選,反映藝術家不視入局為光榮,他說﹕「藝發局由當初目標遠大的機構,變成如今的瀕死狀態,好傷心。」月初舉行的藝發局民間選舉論壇,29名候選人中有9名候選人缺席。
民政事務局回應指出,藝發局於5月已成立獨立「審計委員會」,檢討藝發局的企業管治常規及內部監察。為鼓勵藝術界參選,登記期已由上屆的35天加至42天,選民登記期由36天延長至本屆39天。
新一屆藝發局成員任期由來年1月1日起,最長3年。今年共有7071名登記選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