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東隧申加價四成 政黨齊炮轟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8日 05:35
2010年09月18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專營權尚餘6年、去年盈利逾4億元的東區海底隧道申請加價,私家車及的士由現時收費25元加至35元,增幅達四成。加價消息觸發社會強烈反彈,多個政黨即時發起慢駛及遊行抗議加價。有學者認為政府應考慮提早買回專營權,估計費用「30億有找」。


新香港隧道﹕要達合理回報率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已收到東隧的加價申請,將根據《東隧條例》處理,先諮詢交通諮詢委員會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意見,再交予特首會同行政會議審批。擁有東隧專營權的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昨發出新聞稿,指條例賦予他們在30年專營權內可獲取合理回報,若不再加價,公司的內部回報率將低於合理預期的下限(指除稅後股本內部回報率達15%)。東隧過往曾兩次申請加價,均不獲政府批准,結果交由仲裁後獲裁定可以加價。直至去年,東隧累積盈餘約46.88億元。


累賺47億 加價恐掀連鎖效應

運輸署統計資料顯示,2006至09年間平均每日有6.1萬至6.4萬架次車輛使用東隧。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成智形容東隧「搏命搶錢」,慨嘆西隧之前加價,故引發東隧加價,相信紅隧亦勢將加價。他指加價不單沒法解決隧道流量不均的問題,也會引發交通工具加價,市民再要承受加價之苦。民主黨建議政府應購回東隧經營權,以及在鐵路站設立停車場,讓市民泊車後可乘港鐵過海等。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認為東隧在有盈餘的情况下加價「好離譜」,指交通費成為很多市民的負擔,認同政府應購回東隧的專營權,以控制過海隧道的流量。自由黨昨午於東隧慢駛抗議,副主席張宇人直指「加幅加到盡」,對市民造成影響,迫使車輛使用紅隧,令它更擠塞。


學者﹕政府應採強硬態度收回

理大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林本利認為,政府應盡力提早買回東隧的經營權。他指東隧去年盈利4億元,加價四成後每年或可多賺一兩億,5至6年盈利合共30億多點,一次過清付有貼現可打折,「30億(元)有找」。他指政府已擁有紅隧,若同時擁有東隧,較易控制它們的車流;若對方不願提早售回專營權,政府應採取強硬態度。

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的股東由中信泰富、日資的丸紅香港華南有限公司、熊谷國際等組成,董事局主席由中信泰富執行董事莫偉龍擔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