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逃學肥龍破毒案 3小拆家判囚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8日 05:35
2010年09月18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警方派臥底混入屯門一中學假扮中四生,從兩名同學及一名小拆家手上6次購入K仔,其中2次更獲「A貨」,粉末實為醫治膀胱炎的第一部毒藥「磺胺」。3名年輕被告早前承認販毒等罪,昨分別被判囚2年4個月至2年8個月,法官明言校園販毒不能姑息。


囚28至32月 部分K仔屬「A貨」

被告徐家和(21歲)承認兩項販毒,判囚2年4個月;另外程藝(17歲)及梁偉傑(譯音,17歲)各承認兩項販毒及兩項販運懷疑毒品,判囚2年8個月。

暫委法官錢禮指「K害」蔓延,禍及個人與社會,在年輕人之間非常普遍,向學生提供K仔,案情更嚴重。程、梁兜售K仔,梁更兩度在校內交收毒品,不能容忍。錢官續稱,法庭處理年輕罪犯,一般先考慮更生等方法,無可選擇下才判處監禁,惟販毒罪屬例外,考慮公眾利益,遂判他們監禁。


校內交收毒品 官:不能容忍
搗破校園販毒,「逃學威龍」「肥仔」居功至偉。去年11月,警方委派他入讀屯門一中學的中四,認識程藝與梁偉傑。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1月15日,「肥仔」先後6次購得毒品。首4次程藝主動致電兜售,徐和梁先後兩度陪同程在屯門4個不同地點與「肥仔」交收。梁本年1月兩度在校內與「肥仔」交收。3名被告被捕後同否認犯案。

「肥仔」每次交收後都將毒品交給同僚,再交予政府化驗師。化驗結果顯示其中4次交易的粉末為K仔,另有兩次被告以假亂真,以俗稱「磺胺」的氨基苯磺酰胺,佯裝K仔出售。

【案件編號:DCCC750/10】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