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資助市民自置居所」諮詢昨日結束,據了解,政府高層已有初步方向,包括循「先租後買」方案研究,擬由房協作為執行機構。不過,對於有指政府會借調部分出租公屋單位轉作資助置業用途,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昨表明絕不會動用公屋資源去做新的資助房屋。另外,民主黨昨質疑「先租後買」做法有業權問題。
運房局拒動用公屋資源
運房局昨發出新聞稿,指分析研究工作尚未完成,「因此現時任何消息指政府對資助置業已有定案,純屬揣測,包括有指政府會動用公屋的土地作資助房屋用途的報道」。
據悉,政府內部已有初步傾向,正研究由房協去興建「先租後買」式資助房屋,合資格人士先租住一定年期,然後可行使購買權以市價買下居住單位,部分已繳租金可轉為首期,但不設地價補貼,有別於傳統居屋購買時免補地價,日後轉售才補地價。
「先租後買」憂惹混合業權問題
政府擬以「先租後買」方式協助收入超出申請公屋資格、難以儲到買私樓首期的夾心階層家庭,但民主黨認為,由於此計劃有如公屋早年推出的「租者置其屋」計劃,故要留意租戶在不同時候購回單位會產生「混合業權」問題,直接拖累樓宇日後維修,影響樓宇質素。
民主黨民調:八成贊成復建居屋
一直倡議政府復建居屋的民主黨,昨公布該黨的音頻電話民調。該黨訪問了1100名市民,有86%市民認為現時中小型私樓樓價超出一般市民負擔能力,81%市民贊成政府恢復建小量居屋,如每年3000至5000個單位。
民主黨房屋小組副發言人胡志偉認為,政府的「先租後買」構思細節繁複,倒不如直接復建居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