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大連結內地九大聯盟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20日 22:35
2010年09月20日 22: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北京、清華大學等9所重點大學所結成的九校聯盟(簡稱C9),正式與香港大學結成「C9+1」交流平台,九大副校長今日將赴港交流大學國際化和課程改革等問題。港大副校長徐碧美接受訪問時指,港大將推動各學院將海外實習和服務列為必修學分和畢業要求,讓學生透過海外工作認識當地文化,「並非去外國讀一些科目便算國際化。」明報記者 賴偉家

內地「九校聯盟」由內地9所國家重點大學於2009年組成,推動院校互換交流和學分互認等。港大副校長徐碧美接受本報訪問時說,去年參與內地高等教育會議時,曾與北大和清華副校長討論課程改革,終促成九校聯盟與港大合辦研討會,訂立「C9+1」平台,與內地分享港大的國際化經驗。

她說,早前內地政府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綱要對大學教育提出尖銳批評,因此今次一連兩天的研討會中,各大學代表均重點討論通識、創新教學和尖子教育等問題。

內地三分之一尖子來港

現時,每年內地高考後,有近三分一內地高考「狀元」被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和科技大學招攬來港,另有不少赴歐美著名大學留學。徐碧美直言,內地急於應對尖子「流失」情况,除須改革課程外,還要改變校園賦予學生的生活體驗等,她說﹕「美國大學的聲譽長期高企,原因便是不斷有優秀學生前往升學,嚮往當地的學習環境。」

促必修海外實習社會服務

香港大學一直在國際大學的排名榜位居亞洲前列,主要優勢便是國際化校園。徐碧美指,即使大學能吸納非本地生,若他們入學後因語言障礙不能融入校園,也不能稱為國際化。因此,港大除一早實施全英語授課,以及鼓勵學生會以英語主持學生活動外,亦會增加每座宿舍的非本地生比例,如太古堂等已有近三分之一宿生為非本地生,以加強與香港學生融合。

另外,港大亦提倡各所學院將海外實習和社會服務列入必修科,開拓「世界公民」意識。

她直言﹕「並非去外國讀一些科目便算國際化。」她指出,社會科學系於兩年前已率先加入社會服務和海外實習為必修科,各佔12學分,理學院亦有6個學分為服務研習。未來建築系等其他科目,亦會將社會服務列入畢業要求。

她稱,如以往土木工程系的學生通常到大公司實習,但近年部分同學已改去內地偏遠地區,為當地居民建造學校等,除可實際應用工程知識,亦可深入認識地區文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