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9月30日的《南方都市報》,頭版頭條新聞是「重拳再壓樓價」,但報紙頭一疊64版中,21版是地產廣告。這或許是因為地產商在訂位落廣告時還不知中央會在十一黃金周前,頒布新的「打擊」樓價政策。
出招無力 市民不再上當
然而,在「10•1」開售樓盤門前排隊的市民,用買房的訂金告訴政府,這不是誤會,是真的不相信政府會打壓樓市。據悉,廣州一個均價每平方米2.1萬元人民幣的樓盤,開售430個單位,一天賣出260個。而今年頭10個月,廣州市一手樓價上升了約12%。
今次出台的政策主要是打擊跨地區炒樓,在原居住城市如果是買第一套房,根本不受影響。這個政策好像就是為這批可能是一個城市最後一批未有買房的市民而量身訂做,政策的潛台詞就是鼓勵他們也參加這個估最高價的遊戲來。政府的所謂打擊措施愈來愈顯得軟弱無力,市民的預期一次又一次「上當」,倒不如早上車、早賺錢。
其實,壓抑樓市過度上漲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恢復徵收房產稅,而這個「只聞樓梯響」的方案遲遲沒有出台,只能顯示中央政府對壓抑樓市沒有魄力,更重要的是,這個最能體現公平的稅遲遲不出台,代表政府對解决貧富懸殊沒有決心。
解決方法 恢復徵收房產稅
問題是到了政府下決心徵收房產稅的時候,被動員上車的買家就會成為輸家,他們再一次不相信政府,政府就會變成最大的輸家。
阮紀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