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各位親愛的年青朋友:
本來我剛出版的新書《勇氣讓我起飛》的書名是《越過彼岸的勇氣》,但是經過與編輯商議後決定改名,最後,我還是力爭在書名中保留「勇氣」二字。因為,無論是這本書的主旨也好,或是在我的生命中的主旨也好,「勇氣」都是當中的主角。
「怕輸」是與生俱來便擁有及經常會遇到的感覺。在學時,從默書至小測、考試,甚或班際問答比賽、球賽等,我們都確實地經歷過信心不足,或是實力不繼的一刻。這時候,我們開始害怕,害怕「可能」即將面對失敗。然後,有些人會臨陣退縮,情願放棄參賽,也總好過在眾人前面對失敗,有一個潮語形容這種行為——「淆底」。
人生呢,有時也難以避免怕死的情况,就好像菲律賓那些警察一樣,儘管是幾十個圍着一個,因為一種恐懼的未知感,所以我們在電視前看見他們三番四次的「淆底」了。
因為令人感恐懼的未知感出現而忽然「淆底」,絕對是人之常情。但是,請原諒我在這裏不說太多華而不實的正面說話,只希望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事實。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必定會經常遇到一種二選一的情况——成功或失敗。真廢話,但這正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也是許多人都不願意相信及看見的事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會成功,但是真的如願以償的又有幾多?沒錯,這就是事實了,然則,我們經歷失敗的機會隨時比經歷成功的還要多出許多倍!沒錯,這便是事實,正如付出了亦不代表必定有收穫。回想當年到美國留學時,誰也不能保證我必定能夠把四方帽帶回香港!沒錯,這便是事實。
最後,我還是把四方帽帶回香港了,並立即考進了中文大學的研究院讀碩士,然後在兩年後的今天,我將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了。這算成功嗎?我看是不能否認了,但是在成功的背後,一幕又一幕充滿了失敗的片段還是埋藏在我的記憶中。沒錯,這便是事實,成功是需要用失敗堆砌出來的。
各位年青的朋友,在踏出第一步的時候,你有勇氣面對失敗嗎?
張潤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