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已經不止一次,香港的遊樂場經常遭玩家(小朋友)批評,說它太安全,太工整,滑梯不夠高,玩意太幼稚,丁點刺激也沒有,總之最後就落得一個「悶」字收場。
回想於七八十年代成長的一代,我們的遊樂場極其簡陋,一條長長的銀色滑梯差不多兩層樓高,辛辛苦苦攀上去,然後極速滑下,那一下的快感無可比擬。那時什麼安全措施也沒有,只有一塊硬地,半張安全軟墊也欠奉,但我們卻玩得樂而忘返。
反觀,今日香港的遊樂場硬件設備,安全十足,但就總給小玩家「投訴」欠缺特色,悶、一點不刺激。究竟我們的遊樂場出了什麼問題呢?明明有最好的配套、硬件,但仍然落得如此批評。
問問小玩家 一覽各地創意
今期的封面故事,記者找來了兒童遊樂顧問、園境設計師、小朋友,問問大家究竟一個好玩的遊樂場要有什麼設備,孩子眼中的夢想遊樂場又是如何?還有找來旅居東京的椰菜媽,介紹當地的公園、遊樂場;最後一次過介紹世界各地最新的遊樂場,即使未能即時飛過去玩,但也可感受他們天馬行空的創意。
文:陳詠詩
回想於七八十年代成長的一代,我們的遊樂場極其簡陋,一條長長的銀色滑梯差不多兩層樓高,辛辛苦苦攀上去,然後極速滑下,那一下的快感無可比擬。那時什麼安全措施也沒有,只有一塊硬地,半張安全軟墊也欠奉,但我們卻玩得樂而忘返。
反觀,今日香港的遊樂場硬件設備,安全十足,但就總給小玩家「投訴」欠缺特色,悶、一點不刺激。究竟我們的遊樂場出了什麼問題呢?明明有最好的配套、硬件,但仍然落得如此批評。
問問小玩家 一覽各地創意
今期的封面故事,記者找來了兒童遊樂顧問、園境設計師、小朋友,問問大家究竟一個好玩的遊樂場要有什麼設備,孩子眼中的夢想遊樂場又是如何?還有找來旅居東京的椰菜媽,介紹當地的公園、遊樂場;最後一次過介紹世界各地最新的遊樂場,即使未能即時飛過去玩,但也可感受他們天馬行空的創意。
文:陳詠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