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筆直鋼片滑梯、木板鞦韆、馬騮架、搖搖板、氹氹轉……這些設施陪伴着每個六、七十後的香港人成長,設計雖簡陋,卻令人樂而忘返;然而,今日的遊樂場雖有「豪裝」,可惜,內裏統統是一式一樣的組合式遊樂設施,趣味、刺激及挑戰性完全欠奉,難怪近日有調查指出,本港遊樂場在暑假下午有四分一黃金時間「拍烏蠅」。
香港被譽為國際大都會之一,但說到遊樂場設計,則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究竟香港的遊樂場輸在哪裏?要把我們的遊樂場「升呢」,大家又可以怎樣出一分力呢?
◆無沙無水 感官刺激欠奉
要探討遊樂場,袁漢昌(Chris)絕對是適合人選,除了他是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遊樂環境顧問,還因他是一名兩歲孩子的爸爸。但原來這位專家爸爸,從前甚少帶兒子去遊樂場,「子勛未足兩歲前,我的確很少帶他去戶外遊樂場玩,不是不想去,而是香港的遊樂場,不似外國,會特別顧及學步幼兒的需要,反之,是沒有什麼適合他們玩的,就算玩了,對他們的價值也不大」。
難滿足學步幼兒所需
學步幼兒最需要的是什麼?就是感官刺激。Chris指出﹕「最有助感官刺激的設施,理應是沙,但環顧住所附近的遊樂場都沒有!雖然香港公園有沙池,但離家太遠,很難經常去到,只好趁放假到外地旅行時,才多帶他到遊樂場走走,否則,平日在香港,大多去遊戲室玩,至少那裏還有些設施可滿足他的需要。」
Chris最難忘子勛在一歲多時,首次踏足新加坡遊樂場那興奮雀躍的場面,「那個遊樂場有兩個很重要的元素﹕沙和水!在那裏,我看到兒子兩副面孔。他在嬉水區的噴水池忘形『爆笑』,開心到不得了;但去到沙池時,他很安靜,我相信他當時正在探索這些物料對自己的意義」。
隨着兒子漸長,Chris開始多帶他到室外玩耍,因為他深知室內遊戲室無法取代戶外遊樂場,子勛經常蹓躂的,是爸爸有份作設計顧問的戶外空間——油塘大本型的空中花園,「我參考外國,在這個空中花園放了一個很大的波浪形木台,兒子很喜歡當它滑梯般玩,那裏亦有高矮不一、不同顏色組合的傳聲筒,他會邀請爸爸媽媽一起玩」。
不過,原來大本型這個空中花園,只實現了Chris不足20%的夢想,他慨嘆﹕「原先的構思,是有可供家長與孩子共盪的親子鞦韆、有草坡讓公眾可在上面觀看風車、有嬉水區等等,可惜最終全部被否決,差點兒連那個波浪形木台也保不住,原因只有一個﹕『危險』!」
智樂顧問:太重安全 缺乏挑戰
他笑言,香港的遊樂場之所以較外國失色,是因為我們太着重安全,而且是「管理主導」,「管理者未必太理會設施背後的意義,是否好玩、是否切合小朋友的口味,他們往往只會從易於管理和安全的角度去考慮,因而傾向選擇大路、不會出亂子的塑膠遊樂設施,但其實太安全、缺乏挑戰性的遊樂設施是不好玩的」。
要還孩子一個選擇權,除了一眾遊樂場管理者要突破因循守舊的思維外,Chris說,家長也有責任,「家長本身要明白,小朋友是需要挑戰和冒險的,當你們也察覺現在香港的遊樂場滿足不到孩子時,請你們主動發聲,告訴遊樂場提供者、管理者、設計師,你們的孩子想玩些什麼」。
◆升級遊樂場「注水」 以年齡分區
有見本港遊樂場枯燥乏味,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早前聯同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以及香港園境師學會,於今年2月合辦了一個遊樂場設計比賽,希望集思廣益,為香港遊樂場「升呢」做準備,結果蘇浩龍(Bosco)擊敗一眾對手,在專業組奪冠。
設計師:孩子很想有水玩
現職園境設計師的Bosco,按大會規定,把屯門公園遊樂場來個大變身,他利用該公園的荷花池作為「Water-Lily Park」的設計概念,並加入不少水的元素,Bosco表示﹕「這是因為我擔任畫班導師時,小朋友告訴我,他們很想有一個有水玩的遊樂場!」
Bosco設計時,特別按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把遊樂場劃分成三個區域,並以荷花的各個部分命名,包括種子區(適合3至5歲)、花苞區(適合5至12歲)和荷花區(適合3至12歲),讓不同年齡、不同能力的小朋友可以無障礙地自由玩耍,同時注入教育元素。
順道學生態 水循環再灌溉
在種子區內,幼童可以利用望遠鏡探索這個遼闊的遊樂場,也可透過觀察魚苗繁殖、在魚池餵魚,認識到水與生態之間的關係;花苞區內的兒童,會見到不少水生植物,從中他們會知道水、植物與生態三者之間的關係,而這區域亦設有一組水管「樂器」,只要孩子觸動鈴子敲擊這組「樂器」,附近的水孔便會噴水;至於荷花區,則着重帶出循環用水的環保信息。
「公園附近有屯門河,我構想藉荷花區把屯門河的水引入,利用水生植物作淨化,淨化後的水,供應公園內的小朋友玩樂,而玩過的水,最後用作灌溉公園內的植物。」Bosco解釋。
康文署及建築署已着手研究Bosco的設計概念,並考慮採納可行及適用的元素,以先導計劃形式於屯門公園實踐,期望不久的將來,可以親身走進這個「Water-Lily Park」。
■知多啲
建築署負責設計
現時康文署轄下共設有約700個戶外兒童遊樂場,供2至12歲的兒童使用。康文署轄下的公園和兒童遊樂場設施的設計工作一般由建築署負責,建築署或其聘請的顧問公司會按康文署的要求進行設計,並聯同康文署就設計方案徵詢區議會的意見。 (圖C)
至於各區遊樂場的位置和數量,是按住戶人口比例而定,還是有其他考慮條件?康文署發言人表示,他們一直致力規劃和興建各項康體設施,以切合市民的需要。在計劃興建新設施時,除了考慮人口標準之外,也會同時考慮現有設施的使用情况、區議會的意見、用地供應等多項因素。
文﹕沈雅詩、顏燕雯
圖﹕陳淑安、沈雅詩、顏燕雯、受訪者提供
小模特兒﹕Hilary Lam、Leanne Wong、Clio Yau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