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任建峰:請把市民視為成年人看待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11日 06:35
2015年11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今天的文章,由兩件近期的國際新聞說起。


「陽光道路,我的朋友們,陽光道路!」這句話是剛上任為加拿大總理的杜魯多在選舉勝利的晚上向支持者致辭的開場白。他解釋,這道路並不容易走,是要靠走遍全國與市民交談、聆聽他們的聲音,還要堅持一切的具體政策都是以有希望、以加拿大怎能在其多元文化價值觀下做得更好的觀點去推銷。


下一站,澳洲。近兩個月前,特恩布爾逼宮成功,取代阿博特成為澳洲總理。阿博特在位時時常都只懂高呼口號,但沒有把具體政策向公眾解釋,最終民心盡失。特恩布爾上台後就把這情况改變,致力向人民解釋澳洲面對的困難及把其處理的一些具體方案,務求達到與公眾在大議題上對話。這作風受到人民尊重,就算他近日提倡增加銷售稅率,他的民望仍繼續上升。


加拿大澳洲為從政者帶來的提示

以上兩個例子都為經濟、社會發展較成熟地區的從政者帶來一些提示。首先,市民期望其當權從政者能給他們一些希望。第二,「希望」並不是靠遠離市民所需的「天花龍鳳」計劃,不是靠「派着數」,而是靠提出令市民覺得是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政策。第三,只要從政者不止靠口號,而能向市民有耐性地解釋及與市民對話,討價還價,公眾不一定「害怕」較複雜或看來對他們未必有直接好處的政策。第四,務實及願意聆聽並不代表沒有底線,從杜魯多對加拿大多元文化價值觀的堅持,就能見到公眾都期望候選人有些「腰骨」。


綜合這幾個元素,在經濟、社會進步的地區,市民基本上期望其代表會視他們為懂得思考、懂得對話、懂得不是一切都只是「有奶便是娘」的成年人。當然,把市民視為成年人看待未必能立即兌現成選票,因為無論是從政者或市民都需要時間去適應。但這是一個「雞蛋與雞」的問題。如果從政者一天繼續把市民當成小孩去看待,市民就只會以幼稚的態度去看待政治。


香港是成熟都市 市民不應被看低

在香港,選民就往往被某些從政者當作為小孩看待。建制派就只懂「派糖」及提供「蛇齋餅糭」。再者,建制派無論成立幾多個政團或智庫,最終提出來的建議都是重口號、欠內容。當然,建制派不可能把市民當作成年人看待,因為他們的任務不是與市民同行,而是去輔助不願還政於民的政權延續其矮化市民地位的工程。相反,民主陣營在香港的政治環境較有先天條件去把市民視為成年人看待,因為他們基本上有一些價值觀底線,而其爭取的政制亦正是鼓勵市民去「成年人」地看公共政策。不過,民主陣營多年來未有去這樣做,不時過於注重口號或「天花龍鳳」議題,直到近期鉛水、全民退保等議題才多一些較複雜的議題推進公共空間向市民解釋,與市民對話。


從一切主要國際指標來看,香港是一個經濟、社會都成熟的城市。我們的市民是成年人,不應被看低。既然建制派堅持繼續把市民貶為「3歲細路哥」,民主陣營就理應針對着建制派這個弱點,視市民為成年人看待,爭取市民的尊重及支持。願民主陣營繼續努力。


(作者按:以上只代表筆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作者是執業律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