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甘(煥騰)先生、陳(錦強)先生、Rose、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好多謝《明報》邀請我出席今日的「校園記者計劃開學禮暨頒獎典禮」。
《明報》自1997年開始舉辦校園記者計劃,到今年已經是第19屆,可說是和特區一同成長,見證着香港回歸以來的各種不同的變遷。大家若果有機會重溫校園記者多年來的報道,應該會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角度,去回顧香港過去19年的發展。
如果我們回顧香港新聞媒體在過去19年的演變,相信大家都會同意,香港以至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通訊科技和社交媒體已經大大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法,只要有一部smartphone,一個Facebook或者Instagram的戶口,大家都可以做記者,甚至建立一個私人電台或者私人電視台。
另一方面,新聞傳播的規律,亦由過去每天要等報紙出版,到後來電視出現24小時新聞頻道,到今天每一個新聞機構,都會利用網上平台即時發放資訊,全日不斷更新,24小時都不停,各式各樣的信息會在社交網絡被複製、轉載,產生無數的互動,這些虛擬世界的互動,到頭來又會影響現實世界的事態發展。
最近我聽過一句說話:「一件事情,在網上出現過,這件事才算有發生過。若果沒有在網上出現過,跟沒有發生過,其實沒有分別。」這句說話雖然有一點誇張,但也反映一些現況。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互聯網成為最多人接收資訊的平台,對於新聞工作者而言,不受地域、廣播時段、版面大小限制的互聯網,給予記者近乎無窮的發揮空間,但同一時間,由於資訊量實在太多,難免有編輯因為想吸引眼球,爭取點擊率,會出現資訊娛樂化,甚至傾向譁眾取寵,出現所謂「標題黨」。
面對網上海量的信息,相信不少讀者、觀眾和我一樣,對於準確、客觀的資訊,深入獨到的分析,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即使新聞載體不斷演變,專業的報道和評論,仍然是專業新聞工作者最大的本錢,絕對經得起時代轉變和科技革新。Content is King這句說話,到今天依然準確,對資訊提供者而言,做好內容始終是首要工作。
各位同學,校園記者計劃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你們不單止有機會實地了解新聞工作,更可以於最前線認識香港社會,通過採訪、攝影、寫作,獨立兼且多角度地思考不同的社會議題。我覺得這些經驗,即使你們將來到傳媒以外的領域工作,好像一些傳媒的朋友般加入政府工作,我相信都會是畢生受用的。我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你們這個機會,仔細記錄未來一年在新聞最前線的所見所聞所想的事情。
多謝各位!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11月11日出席第19屆明報校園記者計劃開學暨頒獎典禮的致辭全文)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甘(煥騰)先生、陳(錦強)先生、Rose、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好多謝《明報》邀請我出席今日的「校園記者計劃開學禮暨頒獎典禮」。
《明報》自1997年開始舉辦校園記者計劃,到今年已經是第19屆,可說是和特區一同成長,見證着香港回歸以來的各種不同的變遷。大家若果有機會重溫校園記者多年來的報道,應該會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角度,去回顧香港過去19年的發展。
如果我們回顧香港新聞媒體在過去19年的演變,相信大家都會同意,香港以至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通訊科技和社交媒體已經大大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法,只要有一部smartphone,一個Facebook或者Instagram的戶口,大家都可以做記者,甚至建立一個私人電台或者私人電視台。
另一方面,新聞傳播的規律,亦由過去每天要等報紙出版,到後來電視出現24小時新聞頻道,到今天每一個新聞機構,都會利用網上平台即時發放資訊,全日不斷更新,24小時都不停,各式各樣的信息會在社交網絡被複製、轉載,產生無數的互動,這些虛擬世界的互動,到頭來又會影響現實世界的事態發展。
最近我聽過一句說話:「一件事情,在網上出現過,這件事才算有發生過。若果沒有在網上出現過,跟沒有發生過,其實沒有分別。」這句說話雖然有一點誇張,但也反映一些現況。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互聯網成為最多人接收資訊的平台,對於新聞工作者而言,不受地域、廣播時段、版面大小限制的互聯網,給予記者近乎無窮的發揮空間,但同一時間,由於資訊量實在太多,難免有編輯因為想吸引眼球,爭取點擊率,會出現資訊娛樂化,甚至傾向譁眾取寵,出現所謂「標題黨」。
面對網上海量的信息,相信不少讀者、觀眾和我一樣,對於準確、客觀的資訊,深入獨到的分析,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即使新聞載體不斷演變,專業的報道和評論,仍然是專業新聞工作者最大的本錢,絕對經得起時代轉變和科技革新。Content is King這句說話,到今天依然準確,對資訊提供者而言,做好內容始終是首要工作。
各位同學,校園記者計劃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你們不單止有機會實地了解新聞工作,更可以於最前線認識香港社會,通過採訪、攝影、寫作,獨立兼且多角度地思考不同的社會議題。我覺得這些經驗,即使你們將來到傳媒以外的領域工作,好像一些傳媒的朋友般加入政府工作,我相信都會是畢生受用的。我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你們這個機會,仔細記錄未來一年在新聞最前線的所見所聞所想的事情。
多謝各位!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11月11日出席第19屆明報校園記者計劃開學暨頒獎典禮的致辭全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