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美儀:哪一天才放過郊野公園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12日 06:35
2015年11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樓價高,是土地供應問題;香港人「成家不能立室」,是土地供應問題;香港人躁動不安,是土地供應問題;年輕人無法上游,又是土地供應問題。尋找土地發展,已成為現任或未來香港管治者的一大難題,難怪各路人等不停接力為政府鳴笛開路,建議撥出部分郊野公園地用作興建房屋。


然而不禁要問,什麼時候才肯放過我們的郊野公園?

最新向郊野公園亮刀的,是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基金發表首份土地及房屋政策研究報告,建議考慮使用郊野公園用地興建房屋,特首梁振英在回應基金建議時形容,發展用地與郊野公園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認為這類建議有很大的探討空間,例如可考慮抽出部分郊野公園土地建屋,以讓年輕人以低於市價的價錢首次置業。


香港的郊野公園面積有44,300公頃,單看數目的確非常可觀,但郊野公園對人煙稠密的香港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天然資源,是大眾市民的免費「抖氣站」。常向郊野公園打主意,根本是當權者捨難取易的走精面策略。


要覓地建屋,並非無計可施,例如政府便公布過在北區和元朗便有250多公頃原用作工業、臨時倉庫或荒廢的農地,在洪水橋亦有250公頃屬露天儲物或港口後勤用地,規劃署一直在研究將之改劃作房屋用途的可能性。不過,開發這類棕地,對政府來說,絕對是一個難題,發展局長陳茂波曾指,這些棕地相當零散,且要清理復修,其中不少現用作廢料回收等行業,涉及不少就業問題。更重要的是,不少棕地早已被各大發展商收購,政府要收回這些土地,必須要有極大的魄力和決心才能成事。


與其與地產商開戰,倒不如向不懂發聲的鳥魚蟲林棲息地開刀,那管這些土地較棕地更偏遠、更缺乏基建設施。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