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余智健:成立討論平台 推動城市建設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12日 06:35
2015年11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1990年代初,香港經濟和鄰近競爭對手新加坡不相伯仲,人均GDP水平非常接近,約13,000美元。然而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數字,2014年新加坡的人均GDP達到56,286.8美元,而香港則只有40,169.6美元,比新加坡低約三分之一。而世界經濟論壇於9月發布的《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新加坡競爭力居亞太地區之首,香港次於日本,位居亞太區第三。儘管該排名與去年相同,但部分細分範疇包括健康、基礎教育及創新度排名跌出20大,為香港競爭力敲響警號。


與新加坡相比,香港的言論自由一直讓香港人引以為傲,而這亦是香港可愛的地方。但回歸後的政治和社會矛盾日增,引發各式各樣的衝突,令原本應引領香港建設的政府、管治階層、社會精英都將過多時間和精力放在摩擦、鬥爭上,影響政治以外的,有關城市規劃和社會建設的議題,例如土地政策、房屋政策、社區營造,或一些新興經濟產業的培育,以及研究和發展,都少了時間去聚焦、思考,造成香港發展停滯不前。


聚焦民生議題 不涉政治

在這個充滿紛爭的情况下,我們該如何減少對城市建設的影響?我認為其中一個可行辦法是由學者、社會精英成立一個平台,以討論和政治無關的,純粹以城市建設、民生相關的議題為目標,讓熱心的香港市民參與、帶動,令更多、更理性、更集中的討論發表,同時讓社會各階層人士充分發揮和聚焦在有建設性的討論中,然後在收集、整合一些具體意見後,帶到政府、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等各方參考,成為協助推進香港的建設及促進理性溝通的民間力量。而這個平台的主要作用有三:(1)當政府提出一些有關城市規劃和社會建設的議案時,平台可以作為市民討論議案的聚腳點;(2)在聚焦和理性討論下,平台針對議案收集若干主流意見,然後反映給政府和行政會議成員,尤其是提交給立法會議員,待他們表決時將主流意見作為參考;(3)平台亦鼓勵將民間發起議題,然後多人和議的主流看法歸納,再向政府和行政會議成員反映,協助他們發起新政策。


要成立一個具認受性的平台,主理人的立場非常重要。主理人必須沒有既定的政治立場,如果主理人在過去有親政府孆洉F府的舉措,或與政黨關係密切,平台在他的經手下所集合的意見可能會被某方(甚至是多方)排斥。主理人亦不該有政治野心,比如說日後想參選或進入體制。如此一來政府和政黨才能以較開放的態度接受平台的意見,二來亦可以避免平台被鎖定為政治籌碼,遭受不必要的抨擊。至於平台本身亦需要清晰表明不涉任何政治議題,而與社會建設和發展相關的討論將是平台的核心。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