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行公布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只有5136億元(人民幣.下同),比9月的1.05萬億元大幅回落,也遠低於市場預計的8000億元,同時是繼去年7月之後最少單月新增貸款。
至於廣義貨幣(M2)供應量則按年升13.5%,略勝市場預期的13.2%,為去年7月以來新高;狹義貨幣(M1)更升14%,比上個月的11.4%有明顯增加。至於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也大幅縮水至4767億元,比上月少8523億元。
M2增幅 15個月新高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認為,信貸大幅回落,其中的住戶和企業貸款大降,加上內需不振,銀行避免不良貸款風險提高而降低貸款投放,轉而增加票據融資或是主因。而信貸走弱和未貼現承兌票據大降亦拖累社會融資總量跌至15個月內低點,雖然未來隨着之前減息降準的見效,信貸或將逐步恢復,但鑑於通縮風險上升,中央進一步寬鬆仍是必選。
分析:信貸雖恢復 仍需寬鬆
另一方面,10月份國開行先後推出兩輪專項金融債,加上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可能影響商業信貸的需求及令社會融資總量大幅下降,但信貸減、融資降而M2增速創新高,亦反映了企業寧願將資金存放定期,也不去擴張經營活動。
此外,雖然M2也反映民眾的投資有回暖趨勢,但M1增速明顯高於M2,意味着民眾的投資意欲仍然謹慎,未去到上半年般的旺盛。
至於廣義貨幣(M2)供應量則按年升13.5%,略勝市場預期的13.2%,為去年7月以來新高;狹義貨幣(M1)更升14%,比上個月的11.4%有明顯增加。至於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也大幅縮水至4767億元,比上月少8523億元。
M2增幅 15個月新高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認為,信貸大幅回落,其中的住戶和企業貸款大降,加上內需不振,銀行避免不良貸款風險提高而降低貸款投放,轉而增加票據融資或是主因。而信貸走弱和未貼現承兌票據大降亦拖累社會融資總量跌至15個月內低點,雖然未來隨着之前減息降準的見效,信貸或將逐步恢復,但鑑於通縮風險上升,中央進一步寬鬆仍是必選。
分析:信貸雖恢復 仍需寬鬆
另一方面,10月份國開行先後推出兩輪專項金融債,加上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可能影響商業信貸的需求及令社會融資總量大幅下降,但信貸減、融資降而M2增速創新高,亦反映了企業寧願將資金存放定期,也不去擴張經營活動。
此外,雖然M2也反映民眾的投資有回暖趨勢,但M1增速明顯高於M2,意味着民眾的投資意欲仍然謹慎,未去到上半年般的旺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