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連跌5個交易日之後,突然大幅反彈,相信反彈只是因為挾淡倉,市場在連跌5個交易日之後,累積了不少淡倉與熊證,有實力的大戶就可以輕易地玩挾淡倉的遊戲。
近一段日子,股市較淡靜,市場的焦點在樓市,傳媒報道樓市的篇幅比股市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兩個月,樓價的確出現了明顯的跌勢,跌幅不算大,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9月的最高位146.92跌至上星期的141.76,跌幅3.5%,不過,傳媒天天有非常搶眼球的大劈價的新聞。
實際上,大劈價是誇張的報道,是業主叫價叫得高然後大幅度減價,大幅度減價後的成交價可能只比市價低一點點。另外,有些超低價的成交根本是內部自己人轉讓,為了節省印花稅而報低成交價。
部分屬「自己友」低價轉讓
大劈價的新聞多由地產代理提供給傳媒的,地產代理的目的是製造恐慌,逼業主降價來完成交易,業主不降價,買家感覺不到買到廉宜貨,就沒有成交,沒有成交,地產代理就沒收入。
但是,大劈價的新聞並沒有使到大量業主降價賣樓,除非個別業主等錢用,否則,降價賣了樓之後,想再買回來,隨時得付更多的錢才能買回相同的樓,理由是一買一賣之間,得付出不少的錢來交印花稅,印花稅使到業主不會輕易賣樓。
因此,大劈價的新聞愈多,二手市場的買賣更淡靜,地產代理提供這些大劈價新聞的結果反而害了自己,買家看了新聞,還價時就地還價,業主若非缺錢用,也寧可收起來不賣,最終成交不成功。
發展商加推單位 靜靜雞加價
近來,不但二手樓出現大劈價的新聞,一手樓也一樣出現大劈價的新聞,最近一個新盤的第一批樓花應市,傳媒報道說該批樓花在折實後的價格只是鄰近二手樓的八成。
過去幾年,一手樓花開價總比二手樓高,現在一手樓花價格低於二手樓,自然成了報章財經版的頭條新聞。
不過,大劈價的樓花只有85個單位,目的是吸引買家前往,當地產商收到大量的買樓支票後,馬上加推更多的單位應市,加推的單位也靜靜地大幅加了價,買家在人山人海的場合,也分不清哪一些單位便宜,哪一些單位貴。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近一段日子,股市較淡靜,市場的焦點在樓市,傳媒報道樓市的篇幅比股市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兩個月,樓價的確出現了明顯的跌勢,跌幅不算大,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9月的最高位146.92跌至上星期的141.76,跌幅3.5%,不過,傳媒天天有非常搶眼球的大劈價的新聞。
實際上,大劈價是誇張的報道,是業主叫價叫得高然後大幅度減價,大幅度減價後的成交價可能只比市價低一點點。另外,有些超低價的成交根本是內部自己人轉讓,為了節省印花稅而報低成交價。
部分屬「自己友」低價轉讓
大劈價的新聞多由地產代理提供給傳媒的,地產代理的目的是製造恐慌,逼業主降價來完成交易,業主不降價,買家感覺不到買到廉宜貨,就沒有成交,沒有成交,地產代理就沒收入。
但是,大劈價的新聞並沒有使到大量業主降價賣樓,除非個別業主等錢用,否則,降價賣了樓之後,想再買回來,隨時得付更多的錢才能買回相同的樓,理由是一買一賣之間,得付出不少的錢來交印花稅,印花稅使到業主不會輕易賣樓。
因此,大劈價的新聞愈多,二手市場的買賣更淡靜,地產代理提供這些大劈價新聞的結果反而害了自己,買家看了新聞,還價時就地還價,業主若非缺錢用,也寧可收起來不賣,最終成交不成功。
發展商加推單位 靜靜雞加價
近來,不但二手樓出現大劈價的新聞,一手樓也一樣出現大劈價的新聞,最近一個新盤的第一批樓花應市,傳媒報道說該批樓花在折實後的價格只是鄰近二手樓的八成。
過去幾年,一手樓花開價總比二手樓高,現在一手樓花價格低於二手樓,自然成了報章財經版的頭條新聞。
不過,大劈價的樓花只有85個單位,目的是吸引買家前往,當地產商收到大量的買樓支票後,馬上加推更多的單位應市,加推的單位也靜靜地大幅加了價,買家在人山人海的場合,也分不清哪一些單位便宜,哪一些單位貴。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