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滬港通於今年第三季撞正「811新匯改」及中港股災,令南向及北向均成交大縮。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指出,「811匯改」刺激內地股民直接來港開戶買賣港股,間接令港股通縮減。立法會議員(金融界)張華峰(圖)則表示,「行政主導」的中國金融市場,令國際投資者卻步,須從制度上作出改變。
張華峰:中國須從制度改變
港股通第三季日均成交,由第二季的逾70億元,大跌至不足30億元。繆英源指出,自「811匯改」後,人民幣波動性提高,投資者為避開人民幣匯率風險,越來越多內地股民直接來港開戶買賣港股,以防資金強制兌回人民幣,但與此同時,間接瓜分經港股通南下資金,令港股通成交縮減。
內地股民擔心人民幣匯率風險,而海外投資者則關注內地的金融市場制度。張華峰表示,中央於7、8月的救市方法及措辭,給予海外投資者「行政主導」的感覺,而不是「市場主導」,削弱了其對A股市場的信心。
張華峰更指,由於外資特別看重法律及制度,故內地市場若要國際化,須從制度上作出改變,使金融市場「市場化」,否則日後的「滬倫通」或會引發諸多訴訟。
倡放寬額度 活躍滬港通
為再次使滬港通活躍起來,繆英源建議下一步應該放寬額度、開放更多股票或產品及降低目前50萬元的資產門檻。
張華峰則建議中證監應加強與國際監管機構的溝通,學習一個國際市場應有的監管制度,以挽回海外投資者的信心。另張華峰亦預計深港通將於今年底公佈,明年首季通車。
張華峰:中國須從制度改變
港股通第三季日均成交,由第二季的逾70億元,大跌至不足30億元。繆英源指出,自「811匯改」後,人民幣波動性提高,投資者為避開人民幣匯率風險,越來越多內地股民直接來港開戶買賣港股,以防資金強制兌回人民幣,但與此同時,間接瓜分經港股通南下資金,令港股通成交縮減。
內地股民擔心人民幣匯率風險,而海外投資者則關注內地的金融市場制度。張華峰表示,中央於7、8月的救市方法及措辭,給予海外投資者「行政主導」的感覺,而不是「市場主導」,削弱了其對A股市場的信心。
張華峰更指,由於外資特別看重法律及制度,故內地市場若要國際化,須從制度上作出改變,使金融市場「市場化」,否則日後的「滬倫通」或會引發諸多訴訟。
倡放寬額度 活躍滬港通
為再次使滬港通活躍起來,繆英源建議下一步應該放寬額度、開放更多股票或產品及降低目前50萬元的資產門檻。
張華峰則建議中證監應加強與國際監管機構的溝通,學習一個國際市場應有的監管制度,以挽回海外投資者的信心。另張華峰亦預計深港通將於今年底公佈,明年首季通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