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樓市四大怪象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15日 06:35
2015年11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10年樓市繁榮,造就無數財富傳奇,也使內地房地產市場成為利益博弈場,怪象頻出。


假離婚買房

在住房「限購」城市,通過假結婚、假離婚來買房已不是新鮮事。2013年樓市調控政策「國五條」細則出台當月,北京、青島、濟南等多個城市均出現民眾結婚離婚人數激增、民政局異常忙碌的情形。天津一些區域的民眾連夜拿號排隊等待離婚。上海市一民政局門口更是掛出「樓市有風險、離婚需謹慎」的牌子。


有機構統計稱,過去25年間,中國再婚登記人數增長近7倍,其中的許多重婚者都是為買房而選擇「政策性離婚」的夫妻。


首置人群告別新房

「未來六環內,新房價格將邁向每平方米6萬元(人民幣)大關,在北京首置人群只能無奈告別新房市場」,一名房企高管基於北京樓市的現狀做出這種判斷。


上月北京豐台樊家村拍出每平方米7.5萬元人民幣的樓面地價,刷新了土地單價最高的歷史紀錄。這種高價地近兩年不斷湧現,讓北京六環內出現「全城豪宅化」的趨勢。


除了地價飈升外,新房豪宅化也與當地政策有一定關聯。此前北京市為了解決民眾住房問題,推出自住型商品房,旨在讓買不起商品房、但又申請不了公租、廉租房的「夾心層」有房住。不過這種政策房並沒有得到市場認可,反因其地段偏遠、品質差、棄購率高而備受詬病。而且大量自住房的配建任務,讓開發商將土地成本轉嫁於普通商品房之上,進一步導致北京房價節節上升,遍地豪宅的狀况。


「地王」與退地潮「齊現」

說到「地王」就不得不提近期洶湧的「退地潮」。以北京為例,一方面天價土地不斷拍出,另一方面,許多企業不久後就傳出擔憂「消化不良」而欲求退地的消息。


上月,碧桂園(2007)聯合金茂高價拿下北京一地塊,但很快傳言碧桂園集團內部對這宗土地的處置產生了不同意見,或將退出該宗地塊的開發的消息。另一則傳聞則發生在龍湖(0960)和平安兩家知名企業身上。龍湖平安興昌聯合體10月23日以逾14億的總價拍下一塊地,地塊還沒被捂熱卻又傳出退地消息。幾天後就有市場傳言稱,龍湖和平安打算退出合作,興昌正在尋找新的合作伙伴。


這一現象也折射出目前土地市場中,特別是地價已經很高的一線城市,房企衝動拿地風險漸高。由於三四線開發過剩的壓力,房企全面回歸一二線城市。但對於一二線高昂的地價,企業也面臨「高價地不敢拿,但不拿地沒活幹」的尷尬。


「空城」與高房價同現

一些地方房價仍在瘋狂上漲,如深圳市,今年房價上漲逾30%,供求矛盾依然尖銳;另一些地方如鄂爾多斯等,卻因嚴重供過於求,房多人少,而被冠以「空城」、「鬼城」之名,甚至出現樓市崩盤的風險。


「空城」、「鬼城」、「睡城」都是房地產過度開發、城市不合理建設的結果。在地方政府賣地衝動、房地產市場慣性擴張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許多地方都出現大規模的「造城運動」。這樣的擴張速度,在樓市「黃金十年」之時還能夠被消化,但隨着宏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放緩,人口拐點出現,在人口、資源集聚效應弱的地區,就不可避免出現大量庫存積壓,嚴重者成為「空城」。


馮其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