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觸木﹕玩物創智 積木永遠玩不膩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15日 06:35
2015年11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來本地學校出現有關TSA的風波,大家再次談論起孩子的教育問題。


坊間不少言論皆指出香港孩子現時除了學校功課和考試測驗,加上課餘排得密密麻麻的學習項目,遊戲和玩耍時間十分缺乏,即使有嬉戲時間,孩子多只顧對着手機和電腦而已,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悲哀?

其實,玩具又點止玩耍咁簡單!

與小腦袋一同成長

Irene代理德國兒童玩具十多年,玩具店位於灣仔一商業中心內,售賣由德國製造及入口,主要以木為材料,按不同年齡層特別設計的玩具;除此之外,店內還有售賣兒童家具,及讓孩子玩耍的角落。「想當年家姐每次開生日會,收到人哋送嘅禮物,參加人哋嘅生日會又會準備禮物,但係發覺選擇唔多……」別小覷一件玩具,其實它是陪伴小朋友成長不可或缺的東西,就算是初生嬰兒,一件可拿在小手上把玩的玩具,不但足以為孩子帶來歡樂,其顏色、觸感、立體感和形狀,通通能為急速發育中的小腦袋帶來不同刺激、探索和體驗。


時興款式 不如多變耐玩

木製玩具價錢較貴,卻看來沒什麼「符fit」,家長接受嗎?「除咗有部分比較無要求嘅家長,其實近十年左右他們都對小朋友成長都好關注,對academic以外的均衡發展例如:personality、價值觀等都好注重,明白玩具嘅重要。因價錢貴而卻步的家長會有,例如有次有位教育學院講師,本來覺得一份四百多元的玩具幾貴,但買回去玩過幾次後,見到個小朋友玩時那種表現同思考方式,那是無價的,回來再買。」Irene挺有滿足感的說。與其買件價錢便宜但轉眼破損或乏味的時興玩具,高質素、變化多且耐玩的積木可能更為划算!


父母——最佳玩伴

無論是玩具、遊戲、Board games,要玩得開心,玩伴是重要因素,Irene說雖然不少家長明白互動性是兒童玩具的重點之一,卻沒想過父母自己其實也要當上孩子的玩伴。「德國家庭好鍾意一家人玩Board Game,好少食完飯就各自行開,而在玩Board Game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對孩子的性格更了解,同埋建立到一種team spirit。」


以下是Irene提供的家長陪玩的小貼士:

1. 時間貴精不貴多——有規律地訂下和孩子一起玩的時間,例如飯後或睡前約十五分鐘至半小時,成為一個習慣,時間太長孩子反而容易玩厭。


2. 潛移默化地接受勝敗——有遊戲就會有勝敗,奈何現在港孩心靈脆弱,接受不了挫敗。家長一起玩的好處,是可以大人的能力左右遊戲的勝負結果,時而讓讓孩子,時而來個大勝,使孩子累積面對輸贏的經驗。如果是睡前玩的話,建議最後一局讓子女勝出,既可使其愉快地入睡,也能使他們期待翌日再玩。


3. 特別因應孩子性格作安排——例如他集中力較差的話,讓他玩的時候面向牆壁的一邊,便有助孩子一起玩時的專注度。


陪玩大有學問,難怪Irene過去在陪伴其他孩子玩耍時,曾間接替不同客人發現了其孩子有色弱、多動症的問題。


後記

小弟自有印象的第一件玩具,是一個H形木架,上面插了幾條不同顏色小圓柱的玩意,玩法是用小木槌把七彩圓柱敲到木架下,然後可上下翻過來再敲,周而復始;聽起來無甚趣味,卻是我懵懂年紀時可玩上半天的玩具。三十多年後的今天,筆者竟以撿拾廢棄卡板來創作雕塑為業,說來是冥冥中有主宰,是穿鑿附會,還是真的被兒時玩具播下種子可不得而知了,哈哈!不過現在的孩子若從小就與平板電腦或手機為伍則幾可肯定不是好現象,起碼人際交流和立體結構等經驗,就不是看似萬能的小屏幕可帶給他們的了!


參考資料:asklittlebeetlesto.wix.com/habatoys

作者簡介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超過十年。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文孆悀

圖孆悀砥B受訪者提供

編輯甎}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