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投資市場 「恐襲」難防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16日 06:35
2015年11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六早上一覺醒來,上網即看到巴黎恐襲的新聞,不單死傷數字令人驚心,更可怕的是法國同一時間多處地點受襲。


恐襲和明刀明槍的戰爭不同之處是,戰爭中兩國交戰往往會先宣戰並有明確戰線,但恐襲卻防不勝防,且可以在自己「境內」貼身進行。投資市場如戰場,其實也有相似地方,例如大家都預期某項經濟數據公布,又或政府會發布新措施,又或即將加息,投資或投機者多會做好準備,股價或資產價格也往往會先行調整,到了不利的消息真正公布後,反而可能是吸納時機。


可是,令投資者措手不及的往往是預期以外的消息或經濟變化,例如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又或2009年金融海嘯。更容易令投資或投機者容易失去警覺的,乃是市場內部條件無聲無息的變壞了,支撐的架構早已腐朽,人們卻仍在興高采烈的為資產價格繼續攀升而亢奮,只待最後一根稻草出現將駱駝壓垮。


舉例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臨,加上前特首董建華推出了「八萬五」的房屋政策,將香港樓價推跌了近七成。其實,當年樓價大冧,除了上述兩個「近因」,最重要還是當時樓價已升至脫離一般人的購買力,且不少買樓人士的借貸比率極高,而租金收入遠遠不夠供樓,只要樓價不升,便已不能支撐下去,造成滾雪球一樣的樓價崩塌效應。


又如香港2003年後享受了10多年的自由行好處,不少旅遊及零售業者長期因搵錢太易而不思進取,喪失了競爭力,到了現在自由行萎縮,加上美元強勢,便馬上感到吃不消,經營環境猶如遇上恐襲,突如其來,不堪一擊。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