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有話說﹕繪本不是閱讀理解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17日 06:35
2015年11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自從Happy Mama做咗媽媽之後,逛得最多嘅地方,已經唔再係時裝店,而係圖書館、書局,皆因MaMa有個心願,就係培育出一對愛閱讀嘅仔女,所以,MaMa經常會陪佢哋四圍去睇書。


怨功課多 仲買補充?

最近我哋一家四口又出動去書局「掃」書,有幾間書局都做緊減價,迫得水泄不通,畀錢都要大排長龍。原先MaMa都無唔開心,因為覺得香港閱讀風氣好都係一件好事,但殊不知睇真啲,家長手上一疊二疊嘅,統統都唔係課外讀物,而係各式各樣嘅補充練習。


唉,MaMa都唔明,最近全城日鬧夜鬧學校畀得太多功課,搞到學生有氣無定唞,但為乜有一班家長仲要「落井下石」,買咁多補充練習畀仔女做呢?

講番閱讀,以前MaMa比較多買故事書,但近排想試下睇繪本,希望小朋友可以感受多啲唔同嘅兒童文學作品。不過,繪本始終以圖畫為主,文字較少,有時題材又比較深,MaMa最初都唔係好識得點樣演繹畀小朋友知,又擔心佢哋睇唔明,但後來得到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會長霍玉英博士嘅指點,就茅塞頓開。


讀完N次 孩子自然沉澱想法

霍博士話,如果係採取親子共讀,家長只要一邊畀小朋友睇住圖畫,而同一時間用好生動嘅語調朗讀畀佢哋聽,大多數都會明白嘅,但係咪一定要明白得好深入呢?霍博士認為唔需要,家長可以將內容簡化到適合小朋友嘅程度就可以。


但最重要,係家長唔好當睇繪本係做閱讀理解,亦唔需要一次過解讀晒,小朋友今日理解到幾多,就由得佢理解幾多,因為佢哋讀一本書,一定唔會讀一次,當佢讀完N次之後,經過潛移默化、經過沉澱,就自然會得出一啲想法,呢個過程有長有短,家長要有耐性,唔可以心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