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巴黎恐怖襲擊已造成逾400人死傷,法國總統奧朗德表明,這是「伊斯蘭國」(ISIS)策劃的連環恐怖襲擊,是「戰爭行為」,誓言法國將作出反擊。可以預見,西方對ISIS的軍事行動必將升級,其規模或甚於當年美軍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圍剿阿蓋達。這對中國的外交和發展戰略造成什麼衝擊呢?
2001年「911事件」前,美國總統小布殊上台不久,其對華政策由克林頓時代的交往接觸改成圍堵對抗,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態度之強硬比今日猶有過之。但「911」後,美國對外政策被迫作重大調整,以爭取各國支持其向阿蓋達宣戰,而中國手握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權,美國要獲聯合國授權在阿富汗用兵,必須得到中國支持。當年,江澤民選擇與美國人合作,布殊的對華政策也隨之改變,令中國獲得極有利發展空間。
今天,法國如要聯合國通過向敘利亞及伊拉克境內的ISIS用兵的議案,同樣要中俄配合支持,否則其軍事行動必事倍功半,甚至陷入戰爭泥沼。但要中國配合,法國有籌碼嗎?解除「六四」後歐盟對中國的軍售及技術輸出禁令,還是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事實上,面對美國重返亞太後愈來愈大的戰略壓力,中國今年已採取「拉英抗美」或「聯歐抗美」戰略,以巨大經濟利益拉攏歐洲及英國,使西方陣營對華政策出現分歧。但這種權宜關係其實很脆弱,今次巴黎恐襲會令中歐關係變牢固嗎?這取決於北京的態度。
另方面,今天中國在中東及歐洲的利益更驚人,清剿ISIS也符合中國利益。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石油入口國,六成原油依賴入口,當中約半來自中東;而且,習近平大力推動的「一帶一路」,目標正是將歐亞大陸建成經濟合作區,亞投行的主要成員也是歐洲及中亞諸國,其成敗不僅繫於各國參與程度,更取決於區內能否維持和平。一旦中東戰爭不斷,對中國的發展也很不利。
北京與歐洲及法國合作清剿ISIS,還是讓它繼續成為西方的心腹之患呢?這是對習近平胸襟及眼光的大考驗。
2001年「911事件」前,美國總統小布殊上台不久,其對華政策由克林頓時代的交往接觸改成圍堵對抗,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態度之強硬比今日猶有過之。但「911」後,美國對外政策被迫作重大調整,以爭取各國支持其向阿蓋達宣戰,而中國手握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權,美國要獲聯合國授權在阿富汗用兵,必須得到中國支持。當年,江澤民選擇與美國人合作,布殊的對華政策也隨之改變,令中國獲得極有利發展空間。
今天,法國如要聯合國通過向敘利亞及伊拉克境內的ISIS用兵的議案,同樣要中俄配合支持,否則其軍事行動必事倍功半,甚至陷入戰爭泥沼。但要中國配合,法國有籌碼嗎?解除「六四」後歐盟對中國的軍售及技術輸出禁令,還是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事實上,面對美國重返亞太後愈來愈大的戰略壓力,中國今年已採取「拉英抗美」或「聯歐抗美」戰略,以巨大經濟利益拉攏歐洲及英國,使西方陣營對華政策出現分歧。但這種權宜關係其實很脆弱,今次巴黎恐襲會令中歐關係變牢固嗎?這取決於北京的態度。
另方面,今天中國在中東及歐洲的利益更驚人,清剿ISIS也符合中國利益。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石油入口國,六成原油依賴入口,當中約半來自中東;而且,習近平大力推動的「一帶一路」,目標正是將歐亞大陸建成經濟合作區,亞投行的主要成員也是歐洲及中亞諸國,其成敗不僅繫於各國參與程度,更取決於區內能否維持和平。一旦中東戰爭不斷,對中國的發展也很不利。
北京與歐洲及法國合作清剿ISIS,還是讓它繼續成為西方的心腹之患呢?這是對習近平胸襟及眼光的大考驗。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