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鬥印銀紙 資源股值捧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06日 21:35
2010年10月06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央行昨天突然調低息率至0至0.1厘,同時加碼量化寬鬆(QE),動用5萬億日圓(約600億美元)入市買政府債券,立即令環球金融市場初嘗QE的好滋味。不單港股跌幅在午後顯著收窄,歐美股市亦大幅上升,資金四溢之下,升市仍未捨得停下來。

論規模,600億美元不算大。日本央行出師之名是抗通縮,表明「在物價穩定下來之前」,仍會維持零息政策。但說穿了,日本政府更關注的是日圓兌美元不斷上升的問題。日圓升值打擊出口業,對菅直人政府的壓力肯定大於通縮。

金價易升難跌 現價可買瑞金

無奈美國聯儲局官員也不斷「出口術」,為QE2鋪路,令到美元持續疲弱。日圓匯價現時已升回菅直人政府上月中干預匯市時的水平,執筆時報1美元兌83.27日圓,相較上月15日干預前的高位82.88日圓只一步之遙。日央行已表明若有需要,會在5萬億日圓的規模之上再加碼。

新一輪「貨幣戰爭」已開始,日本、美國都想透過QE,來推低自己的匯價,加強競爭力。在此形勢下,市場游資怎會不增加。市場現在差不多已當聯儲局在下月初的議息會議上,必然會啟動某程度的QE2。昨晚金價再現突破,升至每盎司1330美元的水平【圖表1】。筆者早在上月初已提出金價一旦破頂,會有一段升浪。結果金價在9月14日破之前浪頂1265美元之後,便一條氣上升。

當發達國家齊齊靠印銀紙來刺激經濟,同時爭相貶值時,黃金自然成為另類貨幣選擇。在美國正式公布QE2之前,金價強勢還會持續。說什麼中國、印度嫁娶所需,其實都是穿鑿附會的原因。當然大家要留意,一旦美國經濟真的復蘇,通脹上升要加息,金價隨時會崩盤式下跌。早前筆者推介的金股瑞金(0246),已有兩成回報,但在金價易升難跌之下,現價仍值得買入。

除了金之外,大宗商品繼續會受惠於發達國家的印銀紙行動。銅價及油價昨晚繼續上揚。港股中的資源股,在周一大升之後,昨天略為調整,但股價仍相當硬淨,今天隨時會再「開車」。二線油股昆侖燃氣(0135)及中信資源(1205)昨天已追落後,龍頭股中石油(0857)仍有機會再升。

江西銅業(0358)筆者上周推介之後亦已升逾一成,短期內有機會升破09年11月高位,資源股有機會成為短期的強勢股,短炒者仍然可以追入江銅。

昨晚美國公布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ISM),較市場預期理想,由8月的51.5升至53.2。在公布前,外電說若服務業ISM指數差,市場會憧憬聯儲局落實QE2。但數據好,市場反應一樣理想,大宗商品及股票價格同樣上升,證明當大家牛氣冲天時,數據好壞根本無關宏旨。

內銀股有機會抽升

昨天港股的奇葩肯定是中國人壽(2628),自8月底公布業績以來一直跑輸大市,昨天終於吐氣揚眉。中壽也抽升,大家必然會想起同樣跑輸大市個多月的內地銀行股。在人同此心之下,內銀股昨天尾市已見抽升,其中建行(0939)最明顯【圖表2】。

若港股要進一步上升,單靠和黃(0013)、新地(0016)、港交所(0388)已難以成事,在資金追落後之下,內銀股確有機會抽升。工行(1398)始終有高盛沽貨的陰影,可以留意建行(0939)及中行(3988)。

筆者早前已說過,在中國內地經濟向好之下,存在加息的可能。即使人行不對稱加對,即只加存款不加貸款,根據以往例子,可能會不加活期存款,只加定期存款。即使兩者都加息,活期的加幅往往較定期小。建行有55%存款屬活期,在內銀中算較高,風險相對較小。而中行則主要是因為估值明顯偏低。

撰文: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