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主動審查 或可遏「啤殼」潮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19日 06:35
2015年11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創板股近年瘋炒惹來市場關注,不少聲音均建議收緊上市要求,甚至提出勒令新上市公司撥出部分股份作公開發售,惟正如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所言,這一輪創板瘋炒潮其實是源自大量內地資金湧港買殼所致,有市場人士認為,以「一刀切」更改上市條例,不但未必可以改變情况,更可能失去創業板扶助企業上市的原意。


近年大量內地資金來港買殼,令殼價高企,間接鼓勵不少本來無意上市、甚至未達上市要求的企業,爭取在創業板上市,這批本志在賣殼的上市公司,在禁售期完結及正式轉手前,自然就成為「炒家樂園」。


業界:大幅提高門檻 違創板原意

有負責上市工作的投行界人士稱,收緊創業板上市要求,或強制性進行公開發售,的確可增加企業上市的難度及成本,但一旦殼價在強大買殼需求下被推高,同類情况可能會變本加厲,他表示,創業板原意是協助未符主板上市要求的企業,先以過渡式集資,倘若大幅提高門檻,只會失卻市場原意。


因此,他建議即使改例,亦應該以提高上市公司質素為目的,例如監管機構在硬性要求如現金流、收入,甚至上市後市值以外,可考慮作出更多主動式審查,如考查企業集資目的及可行性,營運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雖然成本較高,同時可能有違本港監管機構的理念,但相比「可控制」的客觀條件,主動式審查或更能有效排除純粹「啤殼」的企業,達致減少創板股瘋炒情况。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