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11月13日晚,法國巴黎多處地方遭遇恐怖襲擊。一連串襲擊造成過百人死傷。多國元首紛紛譴責恐怖襲擊。此事已成全球的焦點。絕大部分人(策劃者及與受襲的國家有仇者除外)皆不希望有恐襲事件出現。只不過,恐襲事件的發生對他人而言並不見得是一面倒的壞事。
911事件真正贏家是中國
就以「911事件」為例,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在慘劇發生前,一直咬緊中國不放,使當時以中美關係作為核心外交政策的中國政府窮於應付。在慘劇發生後,美國忙於應付反恐戰爭,無暇對付中國。當時的中國領導人見機不可失,便把「韜光養晦」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極力避免刺激美國政府,專注於國內發展,為中國贏取難得的「黃金十年」,並最終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因此,「911事件」的真正贏家是中國,而非西方。
不幸的是,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驚見中國發展迅速之餘,美國卻因深陷反恐戰爭,導致無法分身對付中國。為免中國繼續坐大,奧巴馬啟動重返亞太戰略計劃。一方面鼓動亞太區國家挑起與中國的領土之爭,另一方面從中東撤出兵力,意圖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亞太區。其針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而且這次它大有跟中國爭鬥到底的決心。
同時,日本也利用類似的方法把中國的注意力從東海轉移至南海。雖然南海本身與日本並無直接關係,但為了把中國的注意力從東海轉移至南海,也為了拉攏其他國家組成「反華大聯盟」,因此在南海領土爭議上,公然偏袒與中國對立的國家。甚至當美國一度把注意力從中國轉移到俄國身上之際,日本也會「善意地」提醒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不要忽略來自中國的「威脅」。
然而,這次發生在巴黎身上的恐襲實在過於震撼,使西方各國(包括美國)切身地感受到ISIS的威脅。相比之下,南海議題便顯得微不足道。加上中國為了修補對外關係,在南海領土爭議上開始願意作出讓步(最明顯的讓步莫過於公開承認納土納群島的主權屬於印尼),美日兩國也不便於此時在南海議題上過分為難中國;這次G20高峰會上的議題只針對恐怖主義,在南海議題上着墨不深便是最好證明。由於菲律賓承諾不提及南海議題,這次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不會有過於激烈的爭議,美日兩國雖會提及南海,也不過是「虛晃一槍」而已!
這次ISIS濫殺無辜,實在罪無可恕,但客觀上確實紓緩了中國的壓力。假如中國能實心實意地在反恐事務上出力之餘,又能暫停在南海進行一切被視為挑釁的活動的話,除了有助轉移美國視線外,更能趁機再創另一盛世。至於中國政府能否把這次的慘劇轉變成另一發展機會,那就要看中國領導人的智慧了。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911事件真正贏家是中國
就以「911事件」為例,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在慘劇發生前,一直咬緊中國不放,使當時以中美關係作為核心外交政策的中國政府窮於應付。在慘劇發生後,美國忙於應付反恐戰爭,無暇對付中國。當時的中國領導人見機不可失,便把「韜光養晦」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極力避免刺激美國政府,專注於國內發展,為中國贏取難得的「黃金十年」,並最終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因此,「911事件」的真正贏家是中國,而非西方。
不幸的是,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驚見中國發展迅速之餘,美國卻因深陷反恐戰爭,導致無法分身對付中國。為免中國繼續坐大,奧巴馬啟動重返亞太戰略計劃。一方面鼓動亞太區國家挑起與中國的領土之爭,另一方面從中東撤出兵力,意圖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亞太區。其針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而且這次它大有跟中國爭鬥到底的決心。
同時,日本也利用類似的方法把中國的注意力從東海轉移至南海。雖然南海本身與日本並無直接關係,但為了把中國的注意力從東海轉移至南海,也為了拉攏其他國家組成「反華大聯盟」,因此在南海領土爭議上,公然偏袒與中國對立的國家。甚至當美國一度把注意力從中國轉移到俄國身上之際,日本也會「善意地」提醒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不要忽略來自中國的「威脅」。
然而,這次發生在巴黎身上的恐襲實在過於震撼,使西方各國(包括美國)切身地感受到ISIS的威脅。相比之下,南海議題便顯得微不足道。加上中國為了修補對外關係,在南海領土爭議上開始願意作出讓步(最明顯的讓步莫過於公開承認納土納群島的主權屬於印尼),美日兩國也不便於此時在南海議題上過分為難中國;這次G20高峰會上的議題只針對恐怖主義,在南海議題上着墨不深便是最好證明。由於菲律賓承諾不提及南海議題,這次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不會有過於激烈的爭議,美日兩國雖會提及南海,也不過是「虛晃一槍」而已!
這次ISIS濫殺無辜,實在罪無可恕,但客觀上確實紓緩了中國的壓力。假如中國能實心實意地在反恐事務上出力之餘,又能暫停在南海進行一切被視為挑釁的活動的話,除了有助轉移美國視線外,更能趁機再創另一盛世。至於中國政府能否把這次的慘劇轉變成另一發展機會,那就要看中國領導人的智慧了。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