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跌75點,收報22188點,成交金額636億元。港股水靜鵝飛,波幅亦欠奉,恒指高低位相差僅186點,國指成交額不足100億元。對上一次成交如此薄弱是8月14日,之後7個交易日國指跌了14%;再之前是2月18日,是年三十晚。市靜仍有亮點,炒作一、二線城市樓價續升,內房股全線上揚,兩隻龍頭中國海外(0688)及萬科(2202)分別升逾2%及4%,雖然市場資金全都湧向龍頭,一些土儲以一、二線為主的中型開發商,爆發力或更強。
美元持續強勢,美匯指數高位反覆偏強,歐元和日圓攜手尋底;即使有報道指人行進行窗口指導,暫停四大行向離岸銀行提供跨境融資,離岸人民幣還是得跟隨歐元下滑,但美匯指數始終未破100.3的高位;商品價格不斷受壓,紐約期油直逼40美元後出現小反彈,有色金屬不斷破底,農產品亦「空軍」雲集。
但商品再展跌浪並未拖累新興市場,過去5天跌幅不足1%,巴西更反升逾2%,印尼也升1%。事實上,若果由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於2013年初拋出退市之說起計,聯儲局為加息已準備了整整3年,不少新興市場的市帳率均已跌至1倍附近,相當低殘,加息1至2次,未必能再對新興市場構成太大衝擊,更說不定有短線反彈的可能。
當然,差不多近10年來首度加息,好淡雙方均不輕易偷步入市,大家還是審慎為主,港股買賣兩閒,炒作也很個別、視乎消息。雖然新建商品住宅與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目減少,10月份漲幅分別比上月回落0.2和0.3個百分點,但一、二線城市上漲勢頭不變,增添市場對內房的信心,內房股全線上揚,遠洋地產(3377)表現突出急升7.4%。
非龍頭內房 市盈率多不足5倍
依靠內房拉動經濟的時光已一去不返,但在中國進入後工業化階段,人口都流向服務業為主的大城市,這可於過去1年的一、二線及三、四線城市之間樓價走勢體現出來。民眾知道這點,開發商自然更加清楚,大家都湧向大城市,地價飈升,市場質疑開發商的再投資回報率,也令到估值大打折扣,只要不是龍頭,市盈率基本上全都不足5倍。
長期來看,內房股很難擴張,6次減息也刺激不了投資就是佐證。但中央不斷拋出利好,減息、降準、降首付,就連習主席亦特別提出要去庫存,開發商銷情也不差,5倍市盈率短線是否值得炒一轉呢?特別是土儲和項目集中在一、二線的開發商,持有的土儲現成為稀缺品,M2增速又遠超實體經濟,超發的貨幣只能流向各種資產,料會逐漸成為炒地價上升的對象。遠洋地產雖然負債比率極高,但主因是過去兩年瘋狂在大城市搶地,悲觀者當然擔心其資金鏈,但在國策扶持下,低息和地價升反令其成為短線追捧對象。
遠地土儲多 更受惠國策
局面上,基金或多或少會持有內房,但幾乎清一色只買中國海外或萬科,始終大家都對行業有戒心,買也只買龍頭。但假如市場真的炒作一、二線地價、樓價上升,則中型開發商如遠洋、世茂(0813)等爆發力更強。不過,內房最大的敵人就是美元強勢、美息上揚,這並非中央所能控制。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美元持續強勢,美匯指數高位反覆偏強,歐元和日圓攜手尋底;即使有報道指人行進行窗口指導,暫停四大行向離岸銀行提供跨境融資,離岸人民幣還是得跟隨歐元下滑,但美匯指數始終未破100.3的高位;商品價格不斷受壓,紐約期油直逼40美元後出現小反彈,有色金屬不斷破底,農產品亦「空軍」雲集。
但商品再展跌浪並未拖累新興市場,過去5天跌幅不足1%,巴西更反升逾2%,印尼也升1%。事實上,若果由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於2013年初拋出退市之說起計,聯儲局為加息已準備了整整3年,不少新興市場的市帳率均已跌至1倍附近,相當低殘,加息1至2次,未必能再對新興市場構成太大衝擊,更說不定有短線反彈的可能。
當然,差不多近10年來首度加息,好淡雙方均不輕易偷步入市,大家還是審慎為主,港股買賣兩閒,炒作也很個別、視乎消息。雖然新建商品住宅與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目減少,10月份漲幅分別比上月回落0.2和0.3個百分點,但一、二線城市上漲勢頭不變,增添市場對內房的信心,內房股全線上揚,遠洋地產(3377)表現突出急升7.4%。
非龍頭內房 市盈率多不足5倍
依靠內房拉動經濟的時光已一去不返,但在中國進入後工業化階段,人口都流向服務業為主的大城市,這可於過去1年的一、二線及三、四線城市之間樓價走勢體現出來。民眾知道這點,開發商自然更加清楚,大家都湧向大城市,地價飈升,市場質疑開發商的再投資回報率,也令到估值大打折扣,只要不是龍頭,市盈率基本上全都不足5倍。
長期來看,內房股很難擴張,6次減息也刺激不了投資就是佐證。但中央不斷拋出利好,減息、降準、降首付,就連習主席亦特別提出要去庫存,開發商銷情也不差,5倍市盈率短線是否值得炒一轉呢?特別是土儲和項目集中在一、二線的開發商,持有的土儲現成為稀缺品,M2增速又遠超實體經濟,超發的貨幣只能流向各種資產,料會逐漸成為炒地價上升的對象。遠洋地產雖然負債比率極高,但主因是過去兩年瘋狂在大城市搶地,悲觀者當然擔心其資金鏈,但在國策扶持下,低息和地價升反令其成為短線追捧對象。
遠地土儲多 更受惠國策
局面上,基金或多或少會持有內房,但幾乎清一色只買中國海外或萬科,始終大家都對行業有戒心,買也只買龍頭。但假如市場真的炒作一、二線地價、樓價上升,則中型開發商如遠洋、世茂(0813)等爆發力更強。不過,內房最大的敵人就是美元強勢、美息上揚,這並非中央所能控制。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