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10月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只要職位增長及通脹趨勢不變,多數官員預期下月中的會議「很可能」是加息的合適時機。美股昨早段窄幅上落,歐亞股市普遍上漲。不過由於會議紀錄重申加息將非常緩慢,美匯指數昨跌0.4%至99.2,歐元兌美元升0.4%至1.07水平以上。美元兌日圓跌穿123。期金升穿每盎司1080美元。
明年有投票權的克利夫蘭聯儲銀行行長梅斯特(Loretta Mester)昨形容,美國處於或接近充分就業,迹象顯示通脹將逐漸朝2%邁進。她憂慮延遲加息的影響,但不認為聯儲局的行動落後於形勢。
恐打擊市場 部分反對再拖延
會議紀錄顯示,部分官員在10月認為加息時機已成熟,但有部分官員認為美國經濟仍未準備好加息,不過大部分中間派官員傾向採取行動。大部分與會官員預期,根據他們對經濟形勢的評估,加息的條件可望於下月中的會議前滿足。不過由於人口老化及生產效率增長較低將對經濟增長造成壓力,加息步伐將非常緩慢。
不過部分官員認為應避免押後加息,以免為金融市場造成不確定性,而且利率過低亦可能令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剩,若聯儲局繼續按兵不動,可能被詮釋為對經濟缺乏信心。美銀美林分析認為,若聯儲局下月維持利率不變,可能會驚動金融市場。
股市不跌反升 意味已消化加息
《華爾街日報》指出,自上月會議後發布的經濟數據,普遍支持聯儲局認為就業市場正在改善的觀點,迹象顯示工資和通脹壓力開始增加。會議紀錄公布後,道指周三升近250點,反映股市早已反映聯儲局的加息預期,而且利率上調可使銀行擴大息差,提升盈利能力,對金融股有支持。
期貨市場數據顯示,投資者認為12月加息的機會,由10月會議後接近50%,升至目前約68%。加息預期推動資金流入美國資產,推高美國短期債券孳息率。美國兩年期國債孳息率在0.88厘水平徘徊,與德國兩年期國債孳息的差距達1.26厘,息差是2006年以來最大。歐洲央行和多國央行表示,預計在未來數月實施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提振經濟。
受環球經濟增長放慢影響,日本企業設備投資低迷,日本第三季GDP連續兩季負增長。不過個人消費增加,工業及礦業生產前景的指標令人樂觀,日本央行因此認為復蘇勢頭並未中斷,對國內經濟形勢維持「持續溫和復蘇」的評估。為支撐物價上升,議決維持現行的貨幣寬鬆規模。
日央行預料「溫和復蘇」持續
雖然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兩個月下滑,但央行認為當油價下跌的影響在明年逐漸減弱,物價將會上升。由於10月會議已把實現2%通脹目標的時間推遲半年,因此央行決定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以觀察效果。
日本10月出口按年跌2.1%,是逾1年來首次按年下滑,反映中國等亞洲國家需求放緩的影響。由於能源價格下跌,10月進口接年下滑13.4%,令日本出乎意料錄得1115億日圓(約70.2億港元)貿易順差,是7個月來首次。
(綜合報道)
明年有投票權的克利夫蘭聯儲銀行行長梅斯特(Loretta Mester)昨形容,美國處於或接近充分就業,迹象顯示通脹將逐漸朝2%邁進。她憂慮延遲加息的影響,但不認為聯儲局的行動落後於形勢。
恐打擊市場 部分反對再拖延
會議紀錄顯示,部分官員在10月認為加息時機已成熟,但有部分官員認為美國經濟仍未準備好加息,不過大部分中間派官員傾向採取行動。大部分與會官員預期,根據他們對經濟形勢的評估,加息的條件可望於下月中的會議前滿足。不過由於人口老化及生產效率增長較低將對經濟增長造成壓力,加息步伐將非常緩慢。
不過部分官員認為應避免押後加息,以免為金融市場造成不確定性,而且利率過低亦可能令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剩,若聯儲局繼續按兵不動,可能被詮釋為對經濟缺乏信心。美銀美林分析認為,若聯儲局下月維持利率不變,可能會驚動金融市場。
股市不跌反升 意味已消化加息
《華爾街日報》指出,自上月會議後發布的經濟數據,普遍支持聯儲局認為就業市場正在改善的觀點,迹象顯示工資和通脹壓力開始增加。會議紀錄公布後,道指周三升近250點,反映股市早已反映聯儲局的加息預期,而且利率上調可使銀行擴大息差,提升盈利能力,對金融股有支持。
期貨市場數據顯示,投資者認為12月加息的機會,由10月會議後接近50%,升至目前約68%。加息預期推動資金流入美國資產,推高美國短期債券孳息率。美國兩年期國債孳息率在0.88厘水平徘徊,與德國兩年期國債孳息的差距達1.26厘,息差是2006年以來最大。歐洲央行和多國央行表示,預計在未來數月實施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提振經濟。
受環球經濟增長放慢影響,日本企業設備投資低迷,日本第三季GDP連續兩季負增長。不過個人消費增加,工業及礦業生產前景的指標令人樂觀,日本央行因此認為復蘇勢頭並未中斷,對國內經濟形勢維持「持續溫和復蘇」的評估。為支撐物價上升,議決維持現行的貨幣寬鬆規模。
日央行預料「溫和復蘇」持續
雖然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兩個月下滑,但央行認為當油價下跌的影響在明年逐漸減弱,物價將會上升。由於10月會議已把實現2%通脹目標的時間推遲半年,因此央行決定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以觀察效果。
日本10月出口按年跌2.1%,是逾1年來首次按年下滑,反映中國等亞洲國家需求放緩的影響。由於能源價格下跌,10月進口接年下滑13.4%,令日本出乎意料錄得1115億日圓(約70.2億港元)貿易順差,是7個月來首次。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