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道遊歷:黑夜山頂野餐 公路旁露營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20日 06:35
2015年11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當沙發客另一得着,是融入當地人生活。在伊斯法罕(Esfahan),Katy得到「甜心家庭」接待,對她照顧無微不至,家中小姐弟如「糖黐豆」般黏着她。正值齋戒月,餐廳日間關門,令她有機會在這個四口之家嘗家常菜。伊朗人熱愛野餐,幾乎每個城市,周末假日,一家人會把羊毛地氈捲好,帶到公園野餐、吸水煙(Shisha)。首次在伊朗野餐,時間地點都十分「霸氣」——晚上11點在山頂欣賞伊斯法罕全景!夜深燈暗,無損伊朗人野餐興致,他們熱情地打招呼,山頭的擁擠熱鬧一直到凌晨兩點。


位於設拉子的波斯帝國首都遺蹟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保存完整,宏偉石柱屹立,是Katy最愛的伊朗景點之一。當日攝氏近50度高溫,在空曠的古城拍照猶如「乾蒸」,頭暈暈下發生了一樁深刻小事﹕「忽然有幾個叔叔拉我去看他們捉棋,後來才知道是一種古老棋盤遊戲Backgammon。雖然聽不明白波斯文,但他們偶爾望住我笑笑,捉贏就同我high five,感覺好舒服,時間好像停頓了。這片段很深刻,每個人的神情還是記憶猶新。」


當地流行單車遊沙漠

北上來到大不里士(Tabriz),Katy經朋友介紹入住「Warm Showers」,是類似couchsurfing的媒介,專門接待單車客。原來伊朗亦盛行單車旅行,為數不少的當地單車客會環全國沙漠及公路踩車。Warm Showers 屋主一家到鄰近亞美尼亞邊境的焦勒法(Jolfa)露營,是繼野餐外另一地道體驗。有別於平常行一段山路再紮營,「伊朗人會駕車去露營,營地可以是公路旁,睡醒駕車去另一個地點野餐,又再紮一次營。」焦勒法的St. Stephanos Armenian Monastery是亞美尼亞教堂,當地與伊朗一貫風格截然不同,有較多歐式基督教建築,亦居有不少亞美尼亞人。「他們是伊朗的少數民族,在伊斯法罕也有小社區,可能因為是『逃亡的人』,我覺得他們更珍惜文化,會完好地保存文物、歷史。」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