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緬甸大選之後,軍方獨大的格局出現變天,當局花了近兩周點票,上周五(20日)終於公布全部結果。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大獲全勝,取得近八成民選議席,成功控制國會兩院,可以組建政府及決定總統人選。儘管之前的點票過程緩慢得令人感到奇怪,然而這次大選至今仍屬和平,倘若點票慢是由於謹慎之故,開票緩慢也可以接受。不過,由於根據2008年制訂的憲法,國會議席的四分之一必須留給軍方,但這四分之一的「關鍵少數」,隨時足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正在享受勝利喜悅的全國民主聯盟,不可掉以輕心。
軍方仍佔四分一議席 關鍵少數勿掉以輕心
緬甸的民主道路漫長崎嶇,在周邊國家當中,它的民主步伐不大甚至可以說是踟躕不前,政事長年在軍隊手上把持。1990年大選,昂山素姬率領全國民主聯盟獲勝,但軍人拒絕交出權力,宣布選舉無效,昂山素姬從此遭到橫跨20年的軟禁。在這一過程當中,昂山素姬作出了巨大犧牲,與英籍丈夫及兒子分離兩地,丈夫去世無法奔喪。在個人與國家之間,昂山素姬選擇了國家;在民主與獨裁之間,她與民主牢牢不分。儘管國內外要求民主呼聲高漲,緬甸則蹣跚走着民主之道,之後歷盡艱辛,堅持追求民主的長路如今終見曙光。
今次大選結束後的點票,全國民主聯盟一開始就節節領先,緬甸總統發言人也承認執政黨落敗,並代表總統登盛向昂山素姬表示祝賀,軍方亦作出類似的表態,現在餘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實現民主執政。由於憲法所限,昂山素姬有直系家屬是外國國籍,在現行制度下不可能擔任總統。這對於全面實行民主政體確是一種掣肘,然而憲法如此,除非修憲,否則徒呼奈何。可是,就在初步點票結果顯示全國民主聯盟報捷的時候,昂山素姬公開表示她將會「凌駕」總統,自己具體處理國事。
對於這句話,緬甸國內外的反應各不同,有認為對於不公不義的憲法,唯一方法是另行管治,昂山素姬以及全國民主聯盟選舉之後已是全國最大黨,所擁民命足以實行政治意願,推行管治。另一種則是認為昂山素姬此舉無疑令總統變成傀儡,打拚民主多年,到頭來無法脫離「垂簾聽政」,恍如開民主倒車。有人擔心如此反會給軍人可乘之機,藉指摘此舉「違憲」,從而介入選舉及其後的政治發展。事態是否如此,必須觀察日後發展,但一個新興政權如何推動政體變革,有多種路線圖可資參考。對此刻的緬甸,實現平穩的權力轉移是最重要的目標,避免在轉折過程當中橫生枝節,是關乎緬甸上下的巨大利益。
軍方關係如何調適 素姬必須拿揑精準
能否得臻平穩過渡,軍方如何演繹本身的角色至為關鍵,前面所述,四分之一的國會議席在於軍方,軍方並直接控制負責內部保安的內政部,如何與槍桿子取得共識保障國家福祉,是昂山素姬的首要考慮。因此她早前提出要與總統及軍人會面,對方回應是禮貌的表示「須待大選有關事務結束後雙方商議」,顯然軍方也有其考慮,要待到點票全部結束才作定論。這一步應當如何邁出,昂山素姬既肩負全國選民改朝換代的深切期許,面前的則是長年是既得利益者的軍方如何調適一己角色,昂山素姬與軍方的關係形態,其分寸掌握必須精準,否則的話,根據歷史經驗,有其一定風險。而對於「凌駕總統」之說,若能待上台後始提出修憲,也許是另一條避免軍方干政的出路。
緬甸終於走上民主大路,這是緬甸人民不懈追求的成果,說明經濟條件不及富裕國的中小型國家,都可以享受到普及而平等的民主制度,對於這一點,人們對此必然心有所感。然而,未來這條路應當怎樣走下去,是朝天坦途抑或顛簸不平,一切都在緬甸人民手上,如何在長年封閉的獨裁政體之後取得最大公約數的跨黨派支持,凝聚更大的共識,是昂山素姬及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的下一個考驗。
歡迎回應[email protected]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