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龐寶林:零售國債料反應冷清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23日 06:35
2015年11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財政部今天將發行零售國債,不過,由於市場預期人民幣匯率仍有下行壓力,故分析皆認為國債吸引力將大減。另一邊廂,內地與德國合資成立,總部設於法蘭克福的中歐國際交易所在11月18日開業,並掛牌交易首批人民幣計價現貨產品,包括由中國銀行阿布札比分行發行的「一帶一路」人民幣債券。


內地財政部上半年已在香港發行140 億元的點心債,今天將發行餘下140億元,其中共20億元的兩年期債券將向零售投資者發售。觀察過去4年零售國債的發行詳情,2015年的額度為近年最少;2012年曾向零售投資者發行55億。票面息方面,市場預料將介乎2.8至3厘,與2013及2012年的票面息相若。


自2009年中央開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零售國債以來,首幾年的認購額由於受惠於人民幣升值預期,且散戶的人民幣投資產品選擇不多,故往往大幅超出預期。


如2011年的票面息率雖只得1.6厘,認購額仍超出原訂額度的3.03倍。不過,今年八月份的人民幣匯改觸發了新一輪貶值預期,票面息又遠低於1年期人民幣定存的3厘,估計今年零售國債的需求將大減。財政部或因此減低今年的零售額度。


國債雖然可在港交所買賣,以及於銀行場外交易市場沽出,但往年國債的首日掛牌表現皆無甚吸引力,散戶或連「短炒」的意欲也無。2012年及2013年的首日掛牌表現分別為升0.15%及0.65%,去年更跌0.6%;如零售投資者打算在債券到期前沽出套利,算上交易費用後還可能會虧本。因此,如再考慮人民幣未來兩年走向,散戶若反應冷淡其實也在意料之中。


發債冀擴大一帶一路資金池

中國銀行研究部指出,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估算,亞洲地區每年的基建投資需求將達7300億美元,而首批1000億美元及400億美元的資本額將分別由亞投行及絲路基金提供。然而,這表示資金缺口仍逾5500億美元,即使未來資本額應會繼續增加,但國際多邊機構的資金池始終有限,故預計缺口將由發債彌補。


為搶得「一帶一路」融資業務的頭盤,中國銀行其實已在本年6月,發行了首批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債券,幣種包括美元、歐元、新加坡元及人民幣,規模達40億元。發行主體方面,中行選取了阿布札比、匈牙利、新加坡、台北及香港5個海外分支機構,環球網絡優勢明顯。其中約9%,即3.2億美元以兩年期點心債形式發行,票面息為3.6%,比同期中行債券息率高約10-15點子,對機構投資者來說甚為吸引。


這次在中歐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一帶一路」債券,正是當時由中行阿布札比分行發行的點心債。此舉無疑有助擴大「一帶一路」資金池,也給歐洲投資者一個機會參加中亞及東南亞地區開發項目的機會。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