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股票市場主要可分為兩部分:傳統的本地藍籌股和以國企、紅籌和民企為主的中資股。我們可以從恒生香港35指數 (不包括中資股的最大35間公司),以及恒生中國內地100指數(最大100間中資股)看看構成港股市場主要部分的表現。附表為恒生指數、恒生香港35及恒生中國內地100三項指數過去5年的表現供讀者參考。
從附表可見,過去5年多來,本地傳統藍籌股的表現相較中資股的表現為佳。除了去年本地中資股受惠於A股急升而表現遠優於本地藍籌外(+4.9% 相對 -3.2%),其餘年份中資股的表現都不及本地藍籌(2011年大致相同),有些年份更相差達10個百分點以上。總結從2009年底至今年9月底,恒生香港35上升了10.1%,而恒生中國內地100則下跌了10.7%。同期的恒生指數則從2009年底的21873點跌至最近的20846點 (截至9月30日) ,下跌了4.7%。
國家經濟增長未能反映中資股價
雖然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經濟及金融愈趨融合,但由於本地藍籌股的業務仍主要集中在香港,且部分公司業務遍佈全球,因此業績及股價表現與中資股並不一定同步。此外,值得投資者留意的是,雖然國家的經濟增長一直高於香港的經濟增長,卻未能在中國內地上市公司的股價反映出來。投資者可利用恒生香港35及恒生中國內地100多了解本地藍籌股及中資股的相對表現,配合市場的其他資訊,可制定更合宜的投資策略。
(投資涉及風險。所有於此文件所載之資料僅供參考之用,有關資料或內容均不代表恒生指數公司對任何投資作出明示或暗示的建議或推介。過往表現並非其將來表現的指引。)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 董事兼總經理
[關永盛 指數縱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