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任建峰:傳統左派是香港的癌症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25日 06:35
2015年11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區議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分析眾云,我亦不一一重複。今天我評論的都不是什麼新理論,只是一些我經過今次區議會選舉後的強烈感受。無論是從個人親身體驗,或是從戰友分享的故事及媒體報道,我對於民建聯、工聯會(以下合稱為「傳統左派」)都有一些觀察。


第一,在選舉期外,雖然所有建制(甚至民主派)團體都有派發東西及補貼一些社交活動、服務,但傳統左派就做得特別極端。馮檢基近日在電台訪問提過,他的工聯會對手曾以20元「出售」(還是基本上是送?)迪士尼入場券給選民。我亦有朋友目睹他選區的民建聯議員辦事處把一包包由他人「贊助」的頂級香米派給街坊。在選舉期外「派到盡」雖然在現今法律下不構成賄選,亦不觸犯任何其他法律,但純粹從道德層面上這豈不算是「預先買票」的一種嗎?


人海助選 施「軟壓力」

第二,建制派在人力上有一定的優勢就已經是一個前設(就算是在民主國家,執政黨很多時都會有些人力優勢)。但相對於其他建制派,傳統左派在選舉的人力已經是去到瘋狂的地步。在不少選區,他們可以有系統地動員過百甚至幾百人去助選。從自己及各方所見所聞,這些什麼什麼同鄉會、商會或婦女會動員的來自五湖四海人士又有,生意人或中資公司動員的員工亦有。這人海除了有助在選民面前製造氣勢,使民主派對手勢孤力弱外,還有便以「人釘人」方式去催谷及親自帶個別選民去投票,向這些選民施「軟壓力」。這種在人力上「壓到盡」不是逐漸使到香港的選舉文化窒息嗎?


第三,傳統左派圈子看來善於通過他們的人脈網絡去散播仇恨。無論是在社交場合的「嗞嗞噚」,或在電話群組內來歷不明的匿名短訊,傳統左派的對手往往就在一片誤導甚至謊言中被大肆抹黑、標籤。如果受害人嘗試澄清、反抗,就會被批評為「搞事」或「破壞和諧」。類似情况的效果就在一些傳統左派候選人支持者的舉動中表露無遺。他們在街上助選不時謾罵政治對手及其支持者。他們勝利時亦極為意氣風發及不時向對手進一步侮辱。這種「假到盡」、「恨到盡」不是在一片抹黑下撕裂社會嗎?


第四,有人可能會說,以上的一切不正是為傳統左派達成其效法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那種「一統天下」的目標嗎?不過,雖然人民行動黨在選舉制度上都是「玩到盡」,至少它們在執政時命運自主,因而能吸引不少來自世界頂尖學院、跨國機構明日之星的人才,所以還勉強算是在黑暗中有一道微光。但香港的傳統左派又吸引什麼人加盟?這些人的學位是從哪裏來的?就算是擊敗馮檢基的工聯會陳穎欣,20多歲人說句話都要站在她後面的「木偶大師」說一句,她才能說一句!這種「廢到盡」難道不是把香港的管治變得愈來愈劣質嗎?


應好好反思 為港人「抗癌」

「派到盡」、「壓到盡」、「假到盡」、「恨到盡」、「廢到盡」,還要有蔓延的趨勢,傳統左派不是香港政壇及社會的癌症還是什麼?為了香港的未來,民主陣營甚至是其他相對地「毒性」沒有這麼強的建制派都應該好好反思,訂出良策,為香港人「抗癌」。


(作者按:以上只代表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作者是執業律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