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迎送生涯 盡見政治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25日 06:35
2015年11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人們都關心雨傘運動後第一場全港大型選戰的時候,另一場更重要選舉的大小動作,卻被人忽略。


港中足球大戰前夕,特首梁振英到馬尼拉出席亞太經合會議,臨行前被記者問到撐香港隊還是撐中國隊,梁振英的回應,可謂「九唔搭八」:「我了解過,喺馬尼拉睇唔到波。」到埗後,記者鍥而不捨再度追問,梁頭也不回,拒絕回答。梁振英這種古怪的表現,有理由相信,原來是特區政府的統一口徑(line to take)。


迴避表態的命令一下,所有特區官員都幾乎不敢踰越雷池半步,生怕惹禍上身,烏紗難保。林鄭「支持香港隊……打一場精彩的比賽」,以為走精面可以面面俱圓,但不需太多思考,就可以看穿這只是語言偽術的劣作,自己拆穿了「官到無求膽自大」的偽裝。對蟻民賊膽任意妄為,對老闆龜縮形同奴僕,是今天特區高官的最佳寫照。


特區芸芸高官,無求而膽大,可能只剩下一個曾俊華,對這種「腦進水」的line to take,用行動表達嗤之以鼻的反感。曾俊華身在羅馬尼亞公幹,也把用平板電腦觀看「港中大戰」的照片放在社交媒體中,嘲笑梁振英那種荒謬反智的藉口。可悲復可憐的是,對香港官員不能表態撐香港隊的「死命令」,膽大如曾俊華,只能曲筆抗議,不敢直斥其非。


梁能否連任 已到關鍵時刻

為何梁振英對特區官員會有這種違反常理的要求?他的邏輯可能是這樣的:撐香港隊,已成為本土主義甚至是「港獨」的象徵,為求政治正確,務求明哲保身,最好還是迴避表態。回看共產黨歷史,中共有殘酷鬥爭地方主義的傳統,但我認為,連撐港隊都不敢的梁振英,只是阿諛表忠而「諗多咗」,並不一定是中南海提出的政治要求。


梁振英能否連任,早已到了關鍵時刻,因此每一步都不能出錯。不撐港隊以表忠誠,向地方主義劃清界線,只是最基本的第一步。梁振英當然明白,獨攬大權於一身的習近平,他的態度,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亞太經合會議,香港和中國是以獨立經濟體會員的名義參加,舉行的地點是馬尼拉,主辦國菲律賓才是主人。但梁振英無視主客之分,違反外交禮節,帶同梁太,到馬尼拉機場迎接習近平,更在鏡頭前與習主席「親切握手」4、5秒,熱情地上下搖動多達10次,表現令人側目。


然後,習近平會見梁振英,梁特首事後轉述習主席的話:「充分肯定我本人和特區政府的工作,希望我和特區政府能夠繼續堅定信心,再接再厲……」梁特見記者時面有得色,似乎將「再接再厲」解讀成「支持連任」。但可惜的是,官方新華社並無報道習主席的這番鼓勵說話,相反卻有報道:「希望特別行政區政府帶領香港社會各界凝聚發展共識,着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正言反讀,就是習主席認為,香港各界沒有共識、經濟未有發展、民生沒法改善、社會不夠和諧。梁振英當然明白這是習主席教訓,梁特「報喜不報憂」,以為可以瞞天過海,新華社將原話刊出,踢爆梁特扣住「聖旨」,隱沒不發。


不知是否太自我感覺良好,梁特接機後,再接再厲,又到機場送機,向習主席熱情揮手。梁特的迎送生涯,央視央網都有報道,內地官員看在眼裏,對這位「擦鞋擦到上心口」的特區之首,肯定另眼相看。


握手不握手 形式罷了

梁特踰越主客在機場迎送習主席,有分析指是要與習近平「套近乎」,建立個人關係。這是誤解,在共產黨的字典裏,沒有個人,只有組織;沒有個人關係,只有上級下級關係。亦有指梁振英急於要與習握手,是因為今年6月,在北京接見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代表,習近平眾裏尋他,與曾俊華握了手,一度成為輿論焦點,梁振英覺得「執輸」,千方百計,要平衡「習曾之握」。但在習近平一票決定誰做下屆特首這種「一人一票」的制度下,握手不握手,只是無關宏旨的形式罷了。


梁振英以什麼身分到機場接習近平,他不是主辦國的主人,剩下的一個可能性,就只能是僕人了。不惜一切為求連任,做僕人,甚至更等而下之,又有何不可?


[email protected]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