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市建局重建項目「煥然壹居」變身為資助房屋出售,但是不同於房委會和房協的「為有需要家庭提供資助房屋」的原則,其中每月收入6萬元以下的單身人士也可以申請,資格和機會與家庭申請者相若。這個做法「顛覆」了資助房屋原則,引起關注和討論。初步而言,月入6萬元單身人士仍獲資助置業,可說超逾一般人的認知,因為這些單身貴族幾乎都有能力自行處理住屋和置業,市建局有關入息上限的決定是基於什麼考慮,應該完整交代,讓公衆在知情下討論。
劃一單身家庭門檻
或會出現扭曲不公
今年7月,市建局高層曾經明確表示,不安排單身人士購買「煥然壹居」,只會售給以家庭為單位的申請人。可是,現在則以回應單身人士住屋訴求為由,劃一單身與家庭的申請門檻,無論單身或家庭的申請者,收入上限都是6萬元,資產上限為300萬元。同時,不設揀樓次序和單身、家庭所佔比例,即是說單身人士與家庭申請購買「煥然壹居」,將一體看待。
市建局宣示有關單身人士的申請資格,引起困惑。首先,單身人士每月收入達6萬元,已經躋身全港最高入息群組的5%,是許多人眼中的「單身貴族」,他們以這個收入,無論租住或置業理應有足夠能力自行處理。現在當局要資助他們置業,許多人都大惑不解,因為經濟條件遠差於單身貴族的單身人士和家庭,社會上多的是,當局不集中資源幫助有需要的,卻給單身貴族錦上添花,確實有點奇怪。
其次,單身人士和家庭的申請門檻相同,或許會出現一個家庭各個成員分別以個人名義申請,以增加抽籤時被抽中的機會。設若家庭有兩名成員都是月入6萬元,分別申請而購得一個「煥然壹居」單位,則當局就是資助了這個每月收入12萬元的家庭置業,箇中出現的扭曲和不公平,顯而易見。
第三,現在公屋輪候冊單身人士約佔一半,新居屋白表申請超過12萬份,其中單身申請佔62%,反映單身人士的住屋需求極大。若資助房屋偏離了「有需要家庭」的原則,相信會吸引大量單身人士申請,屆時家庭獲分配單位自然減少;因此,有人更認為「煥然壹居」可能出現「單身樂園」的景况。
從資助對象、公平性和偏離「有需要家庭」等三方面審視,市建局初步披露的方案,都乖離了歷來公衆熟知的出售資助房屋原則;可以說,市建局是另搞一套,暫時卻未見經過周詳考慮。若限定「煥然壹居」不售給單身人士,或會構成歧視而引發訴訟,市建局為免節外生枝,改變初衷讓單身人士申請則可以理解,可是為何要把入息上限定為6萬元?按房委會最新一期新居屋,白表申請人入息上限為2.3萬元;房協綠悠雅苑單身入息上限為2.5萬元。另外,綠悠雅苑只預留約一成單位給單身人士,申請居屋則以家庭優先為原則的安排,與單身人士區隔,這些經驗做法,可謂行之有效,只要市建局沿用,不僅市民熟悉接受,也不會受到法律挑戰。
「煥然壹居」與居屋稍有不同,例如市建局已經全數補地價約14億元,單位售價為市價八折,較最新一期居屋的七折為低,即是「煥然壹居」的售價較高,最細單位亦需約365萬元。由於市建局不提供按揭擔保,買家須付樓價四成為首期,約為146萬元,購買較大單位的首期和每月供款就更多。若單身人士入息限額仿效新居屋只及家庭約一半(即是約3萬元),申請人對供樓負擔可能感到吃力。這個情况,或許是市建局其中一個考慮,不過,即使是事實,市建局仍然應該提出具體數據,讓各方知悉和討論。
即使不再參與資助
銷售安排也應做好
市建局就出售「煥然壹居」,信息發布顯得粗疏,只有宣布而無解釋和理由,即使在董事會也只是通知各董事,未經充分討論,而最快下個月就接受申請了,轉售安排等具體細節,仍然付諸闕如。市建局既然另搞一套,理應有全面研究和準備,須及早公告周知,讓市民知所遵循,現在市建局的取態有點不正常。這個或許與市建局不大願意參與發展資助房屋有關,正如就「煥然壹居」的銷售,市建局中人強調不會成為先例,因為這樣的資助房屋項目是一次過,市建局以後不會再發展資助房屋了。是耶非耶,且待事態發展,不過,今次「煥然壹居」的銷售,市建局應該認真體待,要顧及公平和避免單位配置失衡,而非只求盡快清貨、盡快資金回籠,一心盤算着卸下資助房屋的擔子而已。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劃一單身家庭門檻
或會出現扭曲不公
今年7月,市建局高層曾經明確表示,不安排單身人士購買「煥然壹居」,只會售給以家庭為單位的申請人。可是,現在則以回應單身人士住屋訴求為由,劃一單身與家庭的申請門檻,無論單身或家庭的申請者,收入上限都是6萬元,資產上限為300萬元。同時,不設揀樓次序和單身、家庭所佔比例,即是說單身人士與家庭申請購買「煥然壹居」,將一體看待。
市建局宣示有關單身人士的申請資格,引起困惑。首先,單身人士每月收入達6萬元,已經躋身全港最高入息群組的5%,是許多人眼中的「單身貴族」,他們以這個收入,無論租住或置業理應有足夠能力自行處理。現在當局要資助他們置業,許多人都大惑不解,因為經濟條件遠差於單身貴族的單身人士和家庭,社會上多的是,當局不集中資源幫助有需要的,卻給單身貴族錦上添花,確實有點奇怪。
其次,單身人士和家庭的申請門檻相同,或許會出現一個家庭各個成員分別以個人名義申請,以增加抽籤時被抽中的機會。設若家庭有兩名成員都是月入6萬元,分別申請而購得一個「煥然壹居」單位,則當局就是資助了這個每月收入12萬元的家庭置業,箇中出現的扭曲和不公平,顯而易見。
第三,現在公屋輪候冊單身人士約佔一半,新居屋白表申請超過12萬份,其中單身申請佔62%,反映單身人士的住屋需求極大。若資助房屋偏離了「有需要家庭」的原則,相信會吸引大量單身人士申請,屆時家庭獲分配單位自然減少;因此,有人更認為「煥然壹居」可能出現「單身樂園」的景况。
從資助對象、公平性和偏離「有需要家庭」等三方面審視,市建局初步披露的方案,都乖離了歷來公衆熟知的出售資助房屋原則;可以說,市建局是另搞一套,暫時卻未見經過周詳考慮。若限定「煥然壹居」不售給單身人士,或會構成歧視而引發訴訟,市建局為免節外生枝,改變初衷讓單身人士申請則可以理解,可是為何要把入息上限定為6萬元?按房委會最新一期新居屋,白表申請人入息上限為2.3萬元;房協綠悠雅苑單身入息上限為2.5萬元。另外,綠悠雅苑只預留約一成單位給單身人士,申請居屋則以家庭優先為原則的安排,與單身人士區隔,這些經驗做法,可謂行之有效,只要市建局沿用,不僅市民熟悉接受,也不會受到法律挑戰。
「煥然壹居」與居屋稍有不同,例如市建局已經全數補地價約14億元,單位售價為市價八折,較最新一期居屋的七折為低,即是「煥然壹居」的售價較高,最細單位亦需約365萬元。由於市建局不提供按揭擔保,買家須付樓價四成為首期,約為146萬元,購買較大單位的首期和每月供款就更多。若單身人士入息限額仿效新居屋只及家庭約一半(即是約3萬元),申請人對供樓負擔可能感到吃力。這個情况,或許是市建局其中一個考慮,不過,即使是事實,市建局仍然應該提出具體數據,讓各方知悉和討論。
即使不再參與資助
銷售安排也應做好
市建局就出售「煥然壹居」,信息發布顯得粗疏,只有宣布而無解釋和理由,即使在董事會也只是通知各董事,未經充分討論,而最快下個月就接受申請了,轉售安排等具體細節,仍然付諸闕如。市建局既然另搞一套,理應有全面研究和準備,須及早公告周知,讓市民知所遵循,現在市建局的取態有點不正常。這個或許與市建局不大願意參與發展資助房屋有關,正如就「煥然壹居」的銷售,市建局中人強調不會成為先例,因為這樣的資助房屋項目是一次過,市建局以後不會再發展資助房屋了。是耶非耶,且待事態發展,不過,今次「煥然壹居」的銷售,市建局應該認真體待,要顧及公平和避免單位配置失衡,而非只求盡快清貨、盡快資金回籠,一心盤算着卸下資助房屋的擔子而已。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