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禁場外衍生品融資 分析:業務佔比不大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27日 06:35
2015年11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屋漏偏逢連夜雨,「金融反腐」下,內地券商行業已然人心惶惶,然而昨日擬再有新規出台,禁止通過場外衍生品業務向客戶融資。惟分析指,由於該規範只涉及極少的券商業務,未必造成大範圍影響。


花旗:入場門檻高 新規影響不大

財新網報道,多家券商近日已接到業務窗口指導,不得通過場外衍生品業務向客戶融出資金,供客戶買賣滬深交易所及新三板上市、掛牌公司股票。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及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統計,截至10月底,共39家內地證券公司開展了場外衍生品業務。


於股災前,收益互換即大量的被用作一種加槓桿投資股票市場的工具。相對於融資融券中的融資業務,收益互換的額度相對較小,但勝在限制少、隱蔽性強。股災之後,受融資融券額度上限影響,加上場外配資清理整頓,這種能達到3倍至5倍槓桿的新業務在股災後開始火熱起來。花旗即時發表報告,指出財新網報道的新規未必會有很大影響。主要是此類業務的客戶入場門檻高,只針對機構客戶,且最低資產要求達到1000萬,及必須擁有兩年以上投資經驗。行業分析師也指,由於該業務佔券商總體業務比重遠遠不足5%,應當難以造成重大影響。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