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土耳其空軍在與敘利亞接壤地區上空,擊落土耳其當局聲稱是「入侵國境」的俄羅斯戰機,把世界焦點從巴黎的恐怖主義襲擊轉回中東。俄羅斯飛行員一死一救回,總統普京大為光火,指摘土耳其是在俄羅斯「背後捅一刀」。到目前為止,俄羅斯雖然多次強烈譴責土耳其,又發起制裁行動,但仍算做到克制,沒有出兵要土耳其血債血償。不過,這次空戰令本來就是冤家的俄土兩國仇怨加深,更重要的是,正準備組建對付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統一戰線的努力,可能大打折扣甚或化為烏有。
俄土歷史仇怨深遠
擊落戰機火上加油
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由於牽涉地緣政治,加上兩國的歷史糾葛,從未說得上是如膠似漆。冷戰年代,土耳其是北約南翼的橋頭堡,正面對抗蘇聯在烏克蘭一線的部隊。另方面,土耳其緊扼黑海出口博斯普魯斯海峽,前蘇聯或俄羅斯黑海艦隊若要進入地中海,必須經過土耳其這一關。黑海是近年俄羅斯與北約關係的焦點,全因黑海北側的克里米亞半島之故,十九世紀中葉,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曾與沙俄帝國打過一場克里米亞戰爭。因此,一架戰機的被擊落,不僅是「入侵國境」,而是複雜的地緣政治及歷史因素結合。
極端組織ISIS近年迅速崛起,最近在巴黎發動大規模恐怖襲擊,釀成大量死傷;之後又證實俄羅斯民航機空中爆炸是ISIS所為。之後,西歐及俄羅斯都表示要組成反恐戰線,共同抗擊恐怖主義活動。在此之前,俄羅斯及西歐、美國在對付ISIS時被指各有盤算,美國在打擊ISIS的同時支持敘利亞反對派,要逼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下台;俄羅斯則被說是「明攻ISIS,暗撐巴沙爾」。貌合神離之下,恐怖主義組織愈反愈猖獗;各國明的暗的背後支持,敘利亞內戰愈打愈烈,距離和平愈來愈遠。
巴黎的恐怖主義襲擊及俄羅斯民航機爆炸事件後,不論法國俄羅斯,都意識到ISIS絕非一般武裝組織,若不能清剿摧毁,到頭來吃苦頭的說不定就是自己。於法俄關係來說,克里米亞公投之後,西方制裁俄羅斯,引發莫斯科下令禁止歐盟食品進口,導致兩國經濟俱受衝擊,俄羅斯固然出口疲憊,法國農產品亦缺了主要出口巿場。有報道稱,單是俄羅斯對法國農產品這一禁,法國豬農每噸豬肉少賺200歐元,西歐豬肉價格因此下跌,農民叫苦連天。如今兩場恐怖主義襲擊把兩國拉在一起,本來可以消弭制裁與反制裁的經濟苦果,可是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即將出現的法俄和解蒙上陰影。
西歐及俄羅斯對ISIS的攻擊一向各有各打,各國在打擊ISIS時都有背後計謀,結果必然讓ISIS鑽了空子,繼續肆虐。令人稍為感安慰的是,法國總統奧朗德上周四訪問莫斯科與普京會晤,會後雙方矢言加強合作反恐。不過,這並不代表俄羅斯全面擁抱西方共同反恐,就在會見奧朗德的當天,普京表示很難相信土耳其官方不知道恐怖分子向土耳其供應石油。普京在講話裏頭所指「恐怖分子」,正是ISIS。
戰機事件撕裂反恐
西歐俄國難言合作
普京治政強悍,可是今次並非信口雌黃,一直有情報指出,ISIS的石油其中一個買家就是土耳其。如今普京把這一機密捅破,顯示俄羅斯與土耳其的關係,短時期之內無法全面恢復正常。這麼一來,人們之前期許的俄羅斯與西歐團結對付ISIS,極可能只會是主觀的善意希望,無法馬上實現。如此,多國兵團兵分多路攻打ISIS的大計,在北約與俄羅斯關係鬧僵的情况下可望而不可即;各國仍然各懷鬼貽,ISIS活躍依然,這極大可能是2016年的國際反恐格局。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俄土歷史仇怨深遠
擊落戰機火上加油
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由於牽涉地緣政治,加上兩國的歷史糾葛,從未說得上是如膠似漆。冷戰年代,土耳其是北約南翼的橋頭堡,正面對抗蘇聯在烏克蘭一線的部隊。另方面,土耳其緊扼黑海出口博斯普魯斯海峽,前蘇聯或俄羅斯黑海艦隊若要進入地中海,必須經過土耳其這一關。黑海是近年俄羅斯與北約關係的焦點,全因黑海北側的克里米亞半島之故,十九世紀中葉,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曾與沙俄帝國打過一場克里米亞戰爭。因此,一架戰機的被擊落,不僅是「入侵國境」,而是複雜的地緣政治及歷史因素結合。
極端組織ISIS近年迅速崛起,最近在巴黎發動大規模恐怖襲擊,釀成大量死傷;之後又證實俄羅斯民航機空中爆炸是ISIS所為。之後,西歐及俄羅斯都表示要組成反恐戰線,共同抗擊恐怖主義活動。在此之前,俄羅斯及西歐、美國在對付ISIS時被指各有盤算,美國在打擊ISIS的同時支持敘利亞反對派,要逼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下台;俄羅斯則被說是「明攻ISIS,暗撐巴沙爾」。貌合神離之下,恐怖主義組織愈反愈猖獗;各國明的暗的背後支持,敘利亞內戰愈打愈烈,距離和平愈來愈遠。
巴黎的恐怖主義襲擊及俄羅斯民航機爆炸事件後,不論法國俄羅斯,都意識到ISIS絕非一般武裝組織,若不能清剿摧毁,到頭來吃苦頭的說不定就是自己。於法俄關係來說,克里米亞公投之後,西方制裁俄羅斯,引發莫斯科下令禁止歐盟食品進口,導致兩國經濟俱受衝擊,俄羅斯固然出口疲憊,法國農產品亦缺了主要出口巿場。有報道稱,單是俄羅斯對法國農產品這一禁,法國豬農每噸豬肉少賺200歐元,西歐豬肉價格因此下跌,農民叫苦連天。如今兩場恐怖主義襲擊把兩國拉在一起,本來可以消弭制裁與反制裁的經濟苦果,可是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即將出現的法俄和解蒙上陰影。
西歐及俄羅斯對ISIS的攻擊一向各有各打,各國在打擊ISIS時都有背後計謀,結果必然讓ISIS鑽了空子,繼續肆虐。令人稍為感安慰的是,法國總統奧朗德上周四訪問莫斯科與普京會晤,會後雙方矢言加強合作反恐。不過,這並不代表俄羅斯全面擁抱西方共同反恐,就在會見奧朗德的當天,普京表示很難相信土耳其官方不知道恐怖分子向土耳其供應石油。普京在講話裏頭所指「恐怖分子」,正是ISIS。
戰機事件撕裂反恐
西歐俄國難言合作
普京治政強悍,可是今次並非信口雌黃,一直有情報指出,ISIS的石油其中一個買家就是土耳其。如今普京把這一機密捅破,顯示俄羅斯與土耳其的關係,短時期之內無法全面恢復正常。這麼一來,人們之前期許的俄羅斯與西歐團結對付ISIS,極可能只會是主觀的善意希望,無法馬上實現。如此,多國兵團兵分多路攻打ISIS的大計,在北約與俄羅斯關係鬧僵的情况下可望而不可即;各國仍然各懷鬼貽,ISIS活躍依然,這極大可能是2016年的國際反恐格局。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