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蚊型空間造車 土地不是問題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29日 06:35
2015年11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創意產業,談了十幾年,仍然未見起色,有人說到最後還是歸咎土地問題,沒有空間,怎孕育創意?陳培基本來是個印刷廠員工,土地資源見不得比人多,創意有窒礙嗎?「空間小,只是藉口。」


工廠打工摷垃圾找材料

八年前,陳培基被一句粗口激發,因為沒錢認真買材料,開始四處找爛銅爛鐵,在垃圾房找爛單車。但找到材料,也不代表能夠自製單車吧,總需要一個地方,放置材料、鋸鐵燒焊。陳培基說,他的確沒有空間,又不能在家做,最後多得印刷廠老闆肯讓他在廠裏暫放,「他本來不大情願,覺得阻礙地方。後來,我幫他整理廠房,做了一些吊架,幫他收納廠裏的東西,騰出的地方,我就放了自己的架生」。他把材料拆開收納,總之讓它們佔不到太多空間,下班後,他主動替老闆加班,然後才開始搞動手試做單車。「我用的地方很小,米半乘米半。」


燒焊?「我之前唔識㗎」

近年,潮流興單車,但人們最多都是去單車店買單車吧,怎會想到可以親手做一架?鐵枝、鐵架,即使執了回來,大概也得物無所用,怎鋸斷鐵枝?怎做焊接?「我之前唔識㗎,好在印刷廠對面,有一個伯伯常常燒焊。他本來很酷的,不多說話,我好奇問他,他也不答我,只叫我不要阻他工作。有一天,我趁他行開,就去試試,但燒不出火花,後來才知道原來沒插電!他回來看見我,沒罵我,我就從旁學了。」其後,陳培基在回收站撿來一把古舊的燒焊器,自己做起燒焊,「第一次燒,沒戴眼罩,晚上回家,雙眼紅筋爆現,眼水流不停,才知道原來眼罩是真的很重要」。


在兩平方米多的空間,陳培基由零開始,做好一架可以踏的單車。「好在廠外的走廊很長,變成我試車的五十米賽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