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市向好、資金充沛、新股上市排長龍,資本市場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實則暗流湧動。歐美股市第3季交投疲軟,各投行紛被調低盈利預測,外加「巴塞爾協定三」對資本要求上升,一度停颳的外資投行裁員風,如今又蠢蠢欲動,本港亦受波及。市傳美銀美林已解僱本地分析員及交易員共計6人,不過公司回應這屬正常換血,已聘新人填補空位。隨着暑假之後坐盤交易回升,投行盈利現轉機,裁員風暴會否愈演愈烈,或僅是一則狼來了的傳說,或要到年底方見分曉。
據彭博社上月報道,由於證券交易和股票承銷量偏低,華爾街前5大銀行今年第3季投資銀行和交易部門營收可能降至2008年第4季以來最低。該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美銀美林經過一輪管理審查後,將裁減全球銀行和市場營銷部門最多400名員工,從總經理到年資較淺的分析師都將受影響。
美林:已聘人填補空缺
據消息人士透露,美銀美林香港部門早先已裁減5名交易員,9月又「請走」了一名負責香港銀行研究的分析師,該消息稱公司已取消研究職位,並無打算再請新人。不過美銀美林發言人接受詢問時稱,離職人士均屬自願,而非裁員,強調公司並無裁員計劃,且已聘請新人填位。
有美資投行人士說,投行中人對「忽然炒人」習以為常,近乎成了行規,尤其是臨近年尾檢閱各部門成績,以及派花紅前夕,這情况在美資行更是明顯。他說很多行並非是要凍結或縮減人手,只是想「換血」,故有時是今天炒人,明天即有新人上場。不過,金融海嘯令歐美投行元氣大傷,加上歐、美不斷收緊監管要求,以及投行的經營成本上升,自然在人手資源的分配上較緊張。他說從整個集團來看,不少投行的歐美分支都在縮減人手,亞洲區卻見擴充,故本港受波及的情况,相信較輕微。
傳巴克萊瑞信將在歐洲裁員
消息又指,巴克萊資本和瑞信等銀行也開始在歐洲裁員。對於裁員之說,瑞信發言人表示不予評論,巴克萊發言人則未有回覆。有投資銀行界人士說,部分欲擴充亞洲區業務的機構,如巴克萊及渣打等,其實正在四出挖角,尤其是前線負責找生意的部門,中資投行更是請人不手軟。
自9月起,本港新股上市數目激增,投行承銷佣金也節節攀升,儘管早先市場傳聞摩根士丹利(大摩)投資銀行部門到年底為止都不會再招聘員工,但本港似乎未受影響,據悉大摩投資銀行(IBD)及資本市場(ECM)本地部門仍在積極面試請人中。
撰文:蘆歡、姜靜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