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市區重建局日前決定,其首個資助房屋項目「煥然壹居」會放寬接受單身人士申請,月入及資產上限與2人以上家庭一樣,劃一為6萬元及300萬元,不設單身人士名額或揀樓優先次序。然而這個決定卻引來很大的迴響,大部分意見卻是較負面的,認為不應以公帑資助高收入單身人士置業,事實上,這決定連部分市建局的非執董亦持相反意見!並要求重新審議這新建議,究竟這決定是否得到市建局董事會共識後,再由管理層推行?還是由管理層主導,未經董事會詳細審閱,而匆匆推出呢?答案可能只有局內人才知悉!但這個決定卻對市建局管理層和董事會的管理能力、決策能力以至公信力,造成極嚴重的傷害!自新主席上台後要強化重建成本效益以及行政總監辭職等事件,再加上今次的爭拗,已將過往市建局辛苦建立的「以人為本」幼苗摧毁!
為減行政成本劃一門檻 說不過來
其次,此出售計劃最惹爭論的是月入6萬元的「單身貴族」都可受惠,若成功申請便可以獲得資助,以市價八折認購。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會認同,有6萬元收入的單身申請人絕對有能力應付自身的居住問題而毋須政府操心!反之要將有限的房屋資源分配於有急切需要的人士方為正確。假若市建局為避免因拒絕單身者申請,而可能違反《家庭崗位歧視條例》,而容許單身申請者,在法理上還可以理解;但卻為減省行政成本,而對不同的申請人不作分野,而劃一單身及家庭人士的申請門檻,這樣則說不過來。但為何市建局仍堅持這個不公平的做法呢?筆者相信由於市建局不會為「煥然壹居」提供按揭擔保,買家因此要支付至少四成樓價作為首期,這與私樓無異!若按居屋做法,即將單身入息限額設為家庭申請者一半作標準的話,申請人有機會因入息及資產過低,而未能通過壓力測試,所以根本做不到按揭及支付樓價的首期,市建局才有一視同仁的入息及資產上限的安排!這做法無可避免令有實際需要的家庭申請者中籤機會大減!事實上,筆者認為市建局實毋須過慮,現時市場上不少「上車」樓盤的年輕或單身買家,皆由父母協助首期及供款,因此單身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上限與家庭申請者等同,其實無需要之餘亦無太大的意思!
違資助房屋政策原意
同時這個決定,原先是要配合政府增加市民置業機會的政策,亦可將不受歡迎的樓換樓賠償方案所剩餘的空置單位,透過出售計劃而加以消化又可收回若干成本,從而減低市建局的財政負擔,可謂一石二鳥之計!但此出售計劃卻把原來簡單明確的房屋階梯複雜化。因為一直以來本港的資助房屋政策,以家庭為本位及需要為優先,所以不論公屋、居屋,以至夾屋和綠置居,均是資助房屋階梯,而受惠的市民相當明確。反觀「煥然壹居」,因已被用作出售的資助房屋項目,為避免與目前的居屋及房協的資助房屋計劃相互重疊,於是申請不限綠、白表,入息上限定於6萬元,高於目前居屋的4.8萬,甚至將申請範圍進一步擴大至單身人士。簡單而言,「煥然壹居」計劃基本上只要符合入息及資產上限等條件,差不多只要是香港人便可申請,有違優先照顧家庭及資助房屋的政策原意。但是當中有實際需要的家庭以至單身人士究竟有幾多呢?筆者相信比例不高,而計劃受眾亦相當模糊,因此市建局絕對不宜再有類似出售資助房屋計劃。
作者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
為減行政成本劃一門檻 說不過來
其次,此出售計劃最惹爭論的是月入6萬元的「單身貴族」都可受惠,若成功申請便可以獲得資助,以市價八折認購。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會認同,有6萬元收入的單身申請人絕對有能力應付自身的居住問題而毋須政府操心!反之要將有限的房屋資源分配於有急切需要的人士方為正確。假若市建局為避免因拒絕單身者申請,而可能違反《家庭崗位歧視條例》,而容許單身申請者,在法理上還可以理解;但卻為減省行政成本,而對不同的申請人不作分野,而劃一單身及家庭人士的申請門檻,這樣則說不過來。但為何市建局仍堅持這個不公平的做法呢?筆者相信由於市建局不會為「煥然壹居」提供按揭擔保,買家因此要支付至少四成樓價作為首期,這與私樓無異!若按居屋做法,即將單身入息限額設為家庭申請者一半作標準的話,申請人有機會因入息及資產過低,而未能通過壓力測試,所以根本做不到按揭及支付樓價的首期,市建局才有一視同仁的入息及資產上限的安排!這做法無可避免令有實際需要的家庭申請者中籤機會大減!事實上,筆者認為市建局實毋須過慮,現時市場上不少「上車」樓盤的年輕或單身買家,皆由父母協助首期及供款,因此單身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上限與家庭申請者等同,其實無需要之餘亦無太大的意思!
違資助房屋政策原意
同時這個決定,原先是要配合政府增加市民置業機會的政策,亦可將不受歡迎的樓換樓賠償方案所剩餘的空置單位,透過出售計劃而加以消化又可收回若干成本,從而減低市建局的財政負擔,可謂一石二鳥之計!但此出售計劃卻把原來簡單明確的房屋階梯複雜化。因為一直以來本港的資助房屋政策,以家庭為本位及需要為優先,所以不論公屋、居屋,以至夾屋和綠置居,均是資助房屋階梯,而受惠的市民相當明確。反觀「煥然壹居」,因已被用作出售的資助房屋項目,為避免與目前的居屋及房協的資助房屋計劃相互重疊,於是申請不限綠、白表,入息上限定於6萬元,高於目前居屋的4.8萬,甚至將申請範圍進一步擴大至單身人士。簡單而言,「煥然壹居」計劃基本上只要符合入息及資產上限等條件,差不多只要是香港人便可申請,有違優先照顧家庭及資助房屋的政策原意。但是當中有實際需要的家庭以至單身人士究竟有幾多呢?筆者相信比例不高,而計劃受眾亦相當模糊,因此市建局絕對不宜再有類似出售資助房屋計劃。
作者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