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9月18日的保釣遊行中,全程高舉國旗、來自深圳的孫先生(29歲)指出,自幼在內地學習釣魚島歷史,明白保釣意義何在。他認為香港人對國家沒有歸屬感,在學校也沒有機會熟讀這段歷史,令港人在保釣問題上,不如內地人般義憤。站在保釣遊行隊頭的唯一「90後」、14歲就讀中三的陳同學說,香港年輕人不重視中國人的身分,崇洋的卻大有人在,加上香港社會誘惑多,令香港年輕人對這些民族大義相當冷感。
資深傳媒人潘小濤認為,參與保釣活動是身分認同的表現,香港回歸多年,似乎愈來愈多年輕一輩體現到身分的轉變。他估計傳媒的大篇幅報道亦有可能是促使青少年參與這次社會運動的因素之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