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日雙邊關係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07日 05:35
2010年10月07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總理溫家寶9月22日首度開腔評論中國漁船及船員被日本拘留事件,他語氣強硬要求日方立即放人,「否則後果自負」。在船長詹其雄回到中國後,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中國在釣魚島的主權「無可爭辯」,不過同時指出,中日兩國應該透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爭議。

先政治外交 後經濟反制

日本琉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準教授林泉忠在報章撰文,指2010年8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度超越日本,標誌着中日的國力發生歷史性逆轉﹕「中國政府在這次事件(釣魚島事件)中所展示的高姿態,也似乎在向日本暗示崛起後的中國在處理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上會有新的思維;與此同時,日本在這次『捍衛日本主權』上的執著,也突顯了在面對中國崛起時日本無法掩飾的戒心。」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分析,按一般模式,中國在與日本出現摩擦後,首先會採外交、政治措施,若不管用,接下來或將採取經濟反制措施,減少兩國經濟合作,「中日貿易額近年不斷增長,日本是嚴重依賴外貿的國家,若在中國和亞洲的市場受損,便更難走出經濟低谷」。

資深傳媒人潘小濤表示,中國需要日本的技術、經驗,日本則需要中國的市場和勞工,兩國有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他這樣總結中日關係的發展﹕「平穩的中日關係會為中國的發展帶來正面影響。」

■相關概念

國民身分認同(national identity)

政治參與(political participation)

主權(sovereignty)

外交途徑(diplomatic channel)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