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表示,政府非常重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致力提高社會對非遺的認識和加強市民保護這些文化資源的意識。
劉江華今日在立法會回答議員提問時表示,政府2009年首次展開非遺普查,去年6月正式公布首份香港非遺清單,涵蓋480個項目,現正深入研究和評審清單上的個別項目,挑選具代表性的編入香港代表作名錄,預計明年完成編製。
劉江華說,政府先後三次向國家文化部申報,成功將本地十項具高文化價值的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包括粵劇、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大坑舞火龍等,其中粵劇更於2009年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6年生效以來,政府投入相當資源保護和推廣非遺,香港文化博物館同年增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專組,負責調查、研究、展覽、宣傳、教育和推廣等工作。
專組今年5月升格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並增加六個職位,加強保護非遺的工作。
劉江華指,過去五年,康文署舉辦了多項推廣活動,包括展覽、公開講座、研討會、工作坊、實地考察和導賞等,非遺辦事處計劃在荃灣三棟屋博物館設立資源中心定期舉辦展覽,預計明年中開放。
劉江華表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個人、團體,以至社會共同參與,政府未來會借助並結合民間力量,加強推廣和傳承非遺。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表示,政府非常重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致力提高社會對非遺的認識和加強市民保護這些文化資源的意識。
劉江華今日在立法會回答議員提問時表示,政府2009年首次展開非遺普查,去年6月正式公布首份香港非遺清單,涵蓋480個項目,現正深入研究和評審清單上的個別項目,挑選具代表性的編入香港代表作名錄,預計明年完成編製。
劉江華說,政府先後三次向國家文化部申報,成功將本地十項具高文化價值的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包括粵劇、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大坑舞火龍等,其中粵劇更於2009年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6年生效以來,政府投入相當資源保護和推廣非遺,香港文化博物館同年增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專組,負責調查、研究、展覽、宣傳、教育和推廣等工作。
專組今年5月升格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並增加六個職位,加強保護非遺的工作。
劉江華指,過去五年,康文署舉辦了多項推廣活動,包括展覽、公開講座、研討會、工作坊、實地考察和導賞等,非遺辦事處計劃在荃灣三棟屋博物館設立資源中心定期舉辦展覽,預計明年中開放。
劉江華表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個人、團體,以至社會共同參與,政府未來會借助並結合民間力量,加強推廣和傳承非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