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碧桂園洽改條款 鋪路非地產業務 尋求32億美元債券持有人同意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3日 06:35
2015年12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碧桂園(2007)昨日宣布,擬斥資最多逾6200萬元,尋求持有合共總值32億美元債券的持有人同意,提高投資非地產業務比例,似乎為日後將擴闊業務範圍及分拆業務鋪路。惠譽及標準普爾均認為,碧桂園此舉不會影響其信貸評級。碧桂園昨日股價微升近1%,收報3.1元。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根據碧桂園昨日發出公告,集團建議修訂2023年、2021年及2019年到期的4項票據契約條款,與2020年到期票據契約看齊,同時引入新修訂,使其可以適應多變的競爭格局及監管環境,增強日後實施業務時的靈活性。


碧桂園表示,願意按每1000美元票據本金額,支付2.5美元同意費,相當於需支付最多約6240萬元,其中恒地(0012)主席李兆基亦持有約2.5億美元碧桂園債券,倘同意今次修改,將可收取近500萬元同意費用。是次徵求票據持有人同意屆滿日期,將於12月16日下午5時截止。


願意支付債權人6240萬同意費

評級機構惠譽透露,碧桂園尋求修訂的條款包括,將固定費用償付比率調低,將容許投資籃子佔總資產比率從20%提高到30%,容許劃分開在內地非從事住宅業務的附屬,並且為分拆業務提供彈性。該行形容,新修訂將可令碧桂園獲得更大的投資及財務彈性,去參與發展住宅或非相關的業務,有助減低受到房地產市場波動的影響,因此不會影響到集團多項美元優先票據評級。標普則指,新修訂給予碧桂園更多彈性,可以在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部分,反映公平值盈虧。


事實上,除碧桂園外,恒大地產(3333)、花樣年(1777)等多間內房股,將業務範圍大幅擴濶,超越原有的地產發展業務之餘,涉足到足球、醫療、保險、物業管理、工程服務等與本業無關的新業務(見附表)。該集團現時在非地產業務方面,主要在已有樓盤方面發展附帶的連鎖酒店業務,並且兼從事建築及裝修業務。儘管其酒店業務比其他內房股為多,但是業務範圍則不及其他同業。


交銀國際研究部助理副總裁謝騏聰指出,由於碧桂園的業務規模龐大,就算發展新的業務,或找到新的合作,新業務一時間佔比不會太大。但是觀乎恒大地產發展多項新業務至今未有貢獻,及花樣年分拆非主營業務的效益遞減,他認為,內房股還是發展好本業為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